菜價低迷多耕鋤 雲林農民辛酸
西螺鎮農民採收不敷成本,1日僱請耕耘機把整園油菜翻耕掉。(周麗蘭攝)
雲林蔬菜產地的菜農近日頻頻耕鋤葉菜,因市場供過於求,中盤商今年2月起短期葉菜類分大、小棵收購,愈大棵價格愈差,農民不敷成本,從油菜、白菜、萵苣都開始耕鋤,菜農陷入種與不種都兩難的局面。
農曆春節過後菜價回穩,產地價格不只回檔且一敗塗地至今。西螺鎮最近陸續傳出菜農僱請耕耘機把整園油菜、白菜、蚵白菜、萵苣犁掉,只剩菠菜、小刈菜倖免。
西螺鎮代表吳志明說,目前菜都長得很漂亮,但每公斤僅8元、9元,採收成本卻要10幾元,面對菜價低迷,菜農根本沒動力採收,種也不是、不種也不是。菜農說,種了怕價格不好,不種又擔心價格若爬升,屆時無菜可賣。
最近葉菜類產地價格每公斤幾乎都在10元以下徘徊,令農民尤其辛酸的是,以前中盤商只以種類區分價格,今年2月起改爲每種菜分兩級收購,大棵的每公斤比小棵少了1至2元。
林姓菜農說,農民向來有韌性,面對1、2個月菜價差,都還可以忍,但沒想到今年價格卻持續低迷這麼久,連付工資都不夠,讓大家都受不了,希望政府能幫忙,不要讓農民自生自滅。
一名女菜農表示,爲了準備種下一期的菜,現在一定要耕鋤,否則菜葉成熟會長蟲,還可能影響鄰田,但她不解的是,產地菜價雖跌到谷底,但零售端1臺斤仍有10、20元行情。
西螺果菜市場表示,近期每天市場交易量約1000公噸,短期葉菜類包括小白菜、青江菜、油菜等,因爲量多,產地價格每公斤剩不到10元,恐怕要等到雨季,價格纔會有所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