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價飆漲農糧署出手穩定菜價 業者建議吃「這類菜」省荷包

嘉市嘉全合作社每天調配15噸高麗菜與白菜,運往臺北果菜市場販售,緩解市場供貨壓力。 記者魯永明/攝影

短短1個多月,中南部蔬果產區接連遭風災豪雨減產,菜價飆漲。「菜王」高麗菜每斤漲到80元,1顆動輒3、4百元,消費者吃不消。農糧署啓動冷藏蔬菜滾動式倉貯措施穩定菜價,補助農民團體釋出冷藏蔬菜,另進口高麗菜、白菜到臺北果菜市場,葉菜類短期看漲不跌,蔬菜業者建議改吃蘿蔔、洋蔥等根莖類蔬菜,既能攝取營養,節省開銷。

去年山陀兒颱風菜價飆漲,農糧署補助嘉市嘉全果菜生產合作社釋出冷藏及進口高麗菜,這次接二連三風災水災菜價又飆漲,農糧署再出手穩定產銷,嘉全合作社每天調配15噸高麗菜與白菜,運往臺北果菜市場販售,緩解市場供貨壓力。

嘉全合作社總經理林嘉德表示,這波釋出庫存措施,預估將持續10至20天,高麗菜與白菜穩定供應,必須等到9月以後才逐漸回覆正常。爲填補國內缺口,合作社依契約從印尼、越南進口高麗菜。

農糧署持續監視蔬菜供需價格變化,滾動檢討釋出時機數量,防止菜價失控,保障農民,兼顧農民生計及消費者。林嘉德建議,消費者在葉菜類缺貨價格高漲期間,可嘗試改變飲食習慣,增加紅蘿蔔、白蘿蔔、洋蔥等根莖類蔬菜比例,既能攝取足夠營養,也減輕家庭開銷。

林嘉德提醒想吃葉菜類民衆,採買價格較便宜的進口高麗菜、白菜,不妨烹飪方式做變化,延長食材利用價值。在蔬產區復耕完成、供應回穩前,適度調整飲食,是消費者度過菜價飆漲期實用策略。

嘉市嘉全合作社每天調配15噸高麗菜與白菜,運往臺北果菜市場販售,緩解市場供貨壓力。 記者魯永明/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