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稻田創商機 學者籲結合六級化產業
苗栗縣苑裡鎮農會今年二期稻田彩繪近期亮相,苗栗縣觀光代言人「貓裡喵」現身水稻田裡,藉此行銷山城的農村特色。圖/苑裡鎮農會提供
苗栗縣苑裡鎮農會是稻田彩繪發源地,多年來在田間「種」出黃色小鴨、Q版媽祖等圖樣,近期二期稻又有苗栗吉祥物「貓裡喵」亮相,從北到南多個縣市近年也推出彩繪稻田,營造觀光話題。學者認爲若過於跟風,恐讓遊客看膩,建議結合六級化產業,從插秧到收割都創造商機。
苑裡鎮農會有20多年稻田彩繪經驗,位於苑裡山腳地區的創始地,每年兩期稻作都推出主題稻田彩繪,結合鄰近的藺草博物館、山腳國小日式宿舍羣形成景點鐵三角,帶動交通、住商發展。
「稻田彩繪本身就是一個話題,擁有強大的視覺衝擊。」苑裡鎮農會總幹事鄭年鈞說,他們從最早的12生肖圖樣,每年當作農會年曆封面,接着搭上黃色小鴨和電影「侏儸紀世界」時事熱度,到近年Q版媽祖等主題,多地農會或政府單位也委託苑裡農會技術輸出與服務。
苑裡鎮農會今年二期稻田彩繪亮相,兩大主題分別爲苗栗縣觀光代言人「貓裡喵」及苗栗「青農」邁入10週年慶,藉此行銷山城農村特色;不只苑裡,近年包括宜蘭、桃園、新竹、臺中、彰化與屏東等地,都陸續推出不同圖樣的彩繪稻田,吸引遊客走入田間拍照賞景。
臺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顧問、龍華科大觀光休閒系副教授胡光復說,彩繪稻田恐會陷入觀光盲點,因爲遊客看過一次,之後不一定想再看。只能在短期引來大量人潮,推了七、八年就面臨瓶頸,久了就不驚豔、稀奇。
胡光復說,彩繪稻田發展應以結合六級化產業、五感體驗爲思考,像有農場找來企業福委會合作,數百名員工先在田間插秧公司標誌,等種出圖樣後再回來欣賞,之後還有收割、享用米食等活動。當與農地建立出革命情感,自然導客迴流,「一年四季都有活動」,就可創造農村無限商機。
從事稻田彩繪多年的鄭年鈞提到,科技發展快速,如今已精進到利用GPS衛星定位放標作業,未來或許能結合擴增實境AR或虛擬實境VR技術,讓稻田彩繪進一步提供沉浸式的藝術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