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部:身障男女所得差距逐年縮小 2023年差1.71倍
財政部表示,男女身障者人均總所得差距逐步縮小,2016年男女平均每人所得差1.91倍,2023年縮小至1.71倍,而同年非身障者男女人均所得差距爲1.58倍。
財政部統計處今天發佈最新財政統計通報,說明近年身障所得人的綜所稅總所得概況。
財政部說明,2016年至2023年間,所得人具有身心障礙身分者介於42至45萬人之間,其中,2016年爲44.2萬人,該年度身障所得人綜所稅總所得爲1110億元,折算平均每人總所得爲25.1萬元;2023年爲48萬人,總所得爲1308億元,折算平均每人總所得爲27.2萬元。
觀察男性及女性總所得差異,根據財政部統計,2016年具身障身份的男性平均每人所得爲31.6萬元,女性爲16.6萬元,男女差距爲1.91倍;2023年男性平均每人所得爲33.8萬元,女性爲19.8萬元,男女差距爲1.71倍。財政部表示,差距近年逐步縮小。
財政部表示,2023年非身障者的男性平均每人所得爲76.4萬元,女性爲48.5萬元,男女差距爲1.58倍。該年度男、女性身障者平均每人總所得分別爲非身障者的44%、41%。
財政部觀察,所得成長幅度方面,7年間男、女性身障者平均每人所得各增加7.0%、19.2%,也低於非身障者的23.7%、23.4%。
此外,比較主要所得類別差異,財政部表示,2023年身障所得人以有利息所得者34.5萬人最多,有股利所得者22.7萬人次之,就各類所得額觀察,以薪資所得701.5億元最多,佔總所得54%,股利、利息及租賃3項被動收入合佔41%,而非身障者的薪資所得及被動收入佔比分別爲75%、21%,兩者結構明顯不同。
財政部表示,折算2023年身障者平均每人主要所得,以薪資所得50.0萬元最高,其次爲租賃及權利金所得17.7萬元、股利所得12.5萬元,且普遍呈現男高於女;與2016年比較,以股利所得增加36%最多,其中女性增幅47.0%明顯高於男性的33.8%,薪資、執行業務、利息所得分別增加13.8%、9.8%及減5.9%,亦是女性增幅大於男性;至於租賃及權利金所得7年間變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