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創新智慧底色 構建三大產業聚集區——訪合肥包河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肖利

國際商報記者 李波

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包河經濟開發區聚焦“新質生產力發展示範區”發展定位,圍繞新能源汽車及智能網聯汽車、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生物醫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着力打造三大產業聚集區。近日,國際商報記者就聚集區建設相關情況採訪了合肥包河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肖利。

作爲安徽省新能源汽車戰新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和合肥市智能網聯產業發展先行區,包河經開區相關領域發展成效斐然。據肖利介紹,包河經開區依託安凱客車、巨一科技、江淮重工等龍頭企業,聯合合工大智能研究院、奇瑞研究院等創新平臺,圍繞核心零部件、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網聯等領域進行重點培育新能源汽車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已取得積極成效。

“譬如,巨一科技和多家車企深度合作,新能源業務佔比超過85%,國軒高科10億元新能源驗證及儲能研發基地項目已開工建設。”肖利表示,包河經開區已建設運營園區無人公交接駁線、合肥港智能網聯等7個項目;下一步,將全力保障合肥市創建“車路雲”一體化試點城市,完善大數據中心平臺功能,着力打造安徽省新能源汽車及智能網聯汽車大數據監管平臺樣板。

在現代生產性服務業方面,包河經開區依託園區極具優勢的檢驗檢測產業生態,進一步拓展內涵外延,着力發展檢驗檢測、建築設計、創新研發等專業服務領域。

“包河經開區匯聚大量省級檢驗檢測機構,如特檢院、計量院、質檢院、藥物檢測院等,帶動了華辰檢測、國科檢測等民營檢驗檢測業態持續集聚。”肖利表示,國檢中心(一期)已吸引利氪科技、安可捷、覽翌航空等行業領軍企業入駐,總投資額達40億元。

同時,包河經開區正同步發展城市規劃、建築設計等現代生產性服務業業態,圍繞創新服務功能和商業休閒、品質居住等城市服務功能,塑造產城融合的創新服務城區。隨着紫雲山(包河)文化創意產業園揭牌,包河經開區還將發展虛擬現實製作、直播和數字音樂三個新型產業,推動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

在生物醫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方面,包河經開區正加快佈局。據肖利介紹,生物醫藥方面,華人健康集研發、生產、銷售爲一體,擁有國勝大藥房銷售渠道,華人健康高端醫療器械生產及智能倉儲中心已開工建設;華益藥業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推進創新藥和原研藥研發,產品已出口歐盟市場。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方面,包河經開區一方面瞄準新能源汽車及智能網聯汽車搭建中關村協創園、互聯網產業園等創新平臺,吸引企業入駐,促進創新資源集聚;另一方面引進神州數碼、聯通智算中心等項目,爲新能源汽車及智能網聯汽車提供強有力的算力支撐。

此外,包河經開區還瞄準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新賽道謀篇佈局,投資10億元啓動建設智能機器人產業園,打造集高端工業機器人和智能服務機器人整機組裝爲核心,執行系統、感知系統、控制系統等核心零部件研發製造爲支撐的產業發展空間格局。

“我們將機器人產業園放在園區的核心位置,有望成爲園區新的強有力增長極。”肖利表示,今年,包河經開區將通過獨立建設和合資建設等方式,新開工60萬平方米產業園,爲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充足空間和卓越載體。

同時,包河經開區還進一步完善要素保障。譬如大力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吸引北京理工大學合肥無人智能裝備研究院落地,帶來飛行汽車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推進合肥工業大學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學微電子(合肥)創新研究院建設,進一步激活園區產業創新活力;定期開展基金融資路演,今年上半年已組織28次融資對接會,幫助6家企業獲得資金支持;繼續強化人才要素保障,今年以來已集中引進22名專門從事產業招商和企業服務的專業型人才。

“探索開展自主人才認定工作,將人才認定名額下放到企業,由企業根據員工貢獻度自行認定,支持企業更加靈活地吸引科研、生產、營銷等各領域傑出人才。”肖利介紹,今年園區已爲十餘家企業“面對面”送政策,協助企業完成了人才推薦與申報工作,成功認定省級重點人才2人。

“我們將一張藍圖繪到底,通過打造三大產業聚集區,不斷完善要素保障,優化營商環境,爲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生態,奮力建設新質生產力示範園區。”肖利表示。

來源:國際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