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離了個大譜
作者| 侯旭
編輯| 劉漁
前幾次在我們推送完關於B站的文章後,偶爾會有一些B站老員工找我們吐槽,可見B站內部確實比較混亂。最近我們收到的一次“內部爆料”是,大佬已經被“架空”,對於公司管理只能說也是有心無力。
我們對B站的辦公室政治倒是不太關注,但是B站確實迷惑行爲確實太多,而最讓我們驚訝的,就是顯示播放時長這件事。
陳睿在去年6月份的B站週年慶活動中,當着所有人的面宣佈將會將B站前臺播放量展示,調整爲播放時長展示,而這一改版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完成。
結果B站重新定義了“未來幾周”,時隔近一年,B站的播放時長顯示計劃徹底爛尾。
5月22日,B站的一位負責人公開承認,“我們已經決定取消播放時長指標外顯的改版”。不知道這下陳睿的面子要往哪擱。
但B站也有些好消息,就在B站剛發佈的2024年Q1財報顯示,B站營收同比增長12%達56.6億元,廣告業務增長31%,毛利率同比增長45%,依舊虧損4.56億,但好在虧損正在收窄,似乎有希望今年盈虧平衡。
其實B站Q1的財務表現算是有了提升,但B站或許傷透了市場的心,財報發佈後股價依舊大跌。
B站的時長改版源自於平臺的商業化困境。B站的電商閉環顯然遠不及抖音快手,品牌方想要投放B站,最後也只能是尋求品宣和曝光,將其劃分至“品牌廣告”類別中。
但問題在於,B站顯然也無法與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拼流量、拼播放量,因此以流量爲考覈的品牌方當然不會也選擇B站營銷。
因此,相比於抖快,B站不僅無法轉化,連流量也不能打。
同時,B站主要用戶是年輕人,這些Z世代羣體雖然一度非常受追捧,但消費能力實在有限,且對品牌完全不忠誠,這就進一步削弱了B站作爲“品牌廣告”平臺的優勢。
所以,相比於小紅書,B站不僅離產品種草很遠,連用戶羣體也備受品牌方嫌棄。
我們以寶馬的B站運營爲例吧。
2020年-2022年期間,寶馬還在B站中發佈了幾條“整活視頻”,用年輕化的語言來傳遞寶馬的品牌故事,也受到了不少的用戶認可。
但如今,寶馬看來已經放棄掙扎了,沒有沿用之前的思路進行B站內容運營,現在發佈的視頻幾乎已經是宣傳片+產品講解了。
也就是說,B站在其高光時刻迎來過短暫的品牌方認可,但是很快品牌發現了B站的現實,同時大環境開始低迷,B站已經不再是廣告主的重點考慮的營銷平臺了。
大環境的收縮、廣告主的收縮,直接會導致B站的商業化壓力增大。這對隔三差五就傳出“停更潮”的B站來說,顯然不是好消息。
說起來我也爲B站衆多UP主惋惜,B站上確實是有大量信息量很高的優質內容,也可以看得出UP主在製作內容時所花的巨大時間精力,但UP主們生存條件依舊堪憂。
B站或許是想要放大長視頻的價值,就開始嘗試把前臺播放量顯示,改爲播放時長顯示。
我估計陳睿背後的思路是,播放時長更能夠說明觀衆對內容的粘性和“投入度”,也更能夠凸顯內容的“質量”而非“流量”,因此希望就此進行市場教育。
但我們很早就分析過此事的不可行,在《》一文中已經有詳細分析,此處不再贅述,建議大家點擊閱讀。
總而言之,播放時長展示不僅沒有解決商業化的核心問題,還增加了市場教育難度,畢竟大量品牌投放需要用播放量來向領導彙報交差,播放時長這個指標品牌可能根本不認。
但詭異的地方在於,B站過去這麼久了,一直沒有對“爲什麼不改版顯示播放時長”這件事情做出任何官方層面的解釋,陳睿去年的演講承諾猶如兒戲。
B站在中文互聯網中是獨特的存在,這也讓不少用戶對其愛恨交織,但B站一直沒有說明白自身的優勢和平臺故事,這也就難以說服品牌客戶進行投放買單。
事實上,B站的戰略顯得頗爲搖擺。比如說爲了取悅資本市場,B站早期開始去遊戲化,遊戲業務營收佔比下降,但遊戲顯然是現金牛業務,B站遊戲低迷後,陳睿又開始親手抓遊戲業務。
恐怕是有米哈遊在前面打樣,B站才發現二次元遊戲原來可以做到這種地步、可以如此賺錢,B站恐怕又後悔過早忽略遊戲業務了。
再如引入馮提莫,實際上馮提莫與B站整體頗爲不搭,B站本來是希望試圖通過她來吸引流量,但馮提莫不夠“抽象”,表現平平。如今馮提莫的B站視頻也止步於3月20日,2024年至今僅發佈了4支視頻,每支視頻不超過1分鐘,2023年全年僅發佈了6支視頻。
又比如B站曾大力推廣的單列信息流Story Mode,顯然是模仿抖音的短視頻玩法,雖然它很快地拉昇了用戶時長和商業化表現,但從短視頻內容生態上遠遠無法與抖快相提並論,並且衝擊了B站原有的內容創作氛圍和社區氛圍,被不少用戶詬病。
從更改播放時長事件中可以看出,B站對自己多少是有些盲目自信的,認爲可以讓市場按照自己的標準運作,但同時從B站的戰略搖擺中又可以看出,B站是盲目的,並沒有比較明確的發展方向。
總之我們認爲,B站在組織管理上確實是需要花些心思了。一個沒有進行客戶測試的功能竟然能夠官宣上線,在產品取消後官方又持續沉默裝死,這絕不僅僅是產品層面的問題這麼簡單,而是組織管理上出現了漏洞。
我們在《》一文中曾經提到過,字節、拼多多、華爲的勝利,本質上都是組織的勝利,阿里今天的落寞,本質商業都是組織上的滯後。顯然,B站團隊離“能打”還差很遠,這幾乎在互聯網業內中成爲了共識,這也是B站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關注備用號,防止失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