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玩還要買!「帶着空箱來中國」的外國遊客變多了
從入境游到入境購:「帶着空箱來中國」的外國遊客多起來了。(新華社)
據《澎湃新聞》9日報導,隨着免籤「朋友圈」的持續擴大,如今「中國入境遊」也進入了「next level」,外國遊客也不再扎堆大城市,轉而探索寶藏小城遊古建築、追極光、買買買……數據顯示,暑期外國遊客機票預訂量遍佈144個城市,預訂增幅靠前的都是寶藏小城。
入境的外籍遊客佔比已超40%
與過去國人出境遊「買買買」不同,「中國遊」帶動了「中國購」的熱潮,「帶着空箱來中國」這一實用旅遊建議在海外社交平臺引發熱議。浙江義烏作爲「世界超市」,吸引外國遊客前來「掃貨」,漢服、刺繡圍巾、手工茶具……通通被裝進了外國遊客的行李箱。
去哪兒數據顯示,今年暑期前往浙江義烏的機票預訂量同比增長2.6倍,不僅帶動了入境遊,也帶動了當地外貿增長。其中,越南、印度尼西亞的遊客前往義烏的機票預訂量同比增長超3倍。
據義烏市人民政府,今年上半年,義烏全市接待全域遊客1853.7萬人次,同比增長10.8%;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58.37億元,同比增長11.75%;接待入境商旅29.9萬人次,同比增長19.6%。
另據義烏市文旅局披露的數據,今夏,義烏機場單日最高客流突破1.2萬人次;義烏今年1月至7月已接待入境境外人員35.3萬人次,同比增長19.4%。
「隨着我國免籤政策覆蓋面持續擴大,義烏暑期入境遊迎來爆發式增長。爲承接這一波大流量,義烏從政策到服務進行了一系列升級。」義烏市文旅局的消息顯示,「過去,來義烏的主要是採購商;如今,入境的外籍遊客佔比已超40%。」
日前,《澎湃新聞》在義烏國際商貿城發現,市場裡時不時能見到不同膚色、不同穿着打扮的外國遊客及消費者。
有兩位來自韓國的遊客向《澎湃新聞》表示,他們在中國遊玩了一週,其中一位是第一次來中國旅遊,另一位是第二次,此行最後一站選在了義烏,「想來逛逛市場」。
九、十月是海外客戶採購「旺季」
《澎湃新聞》發現,在商貿城裡更多的還是來「進貨」的國外買家。
一位帶着孩子的西班牙客人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稱自己是來談生意的。「我一年來兩次,正在批發銷售商品,主要採購一些禮品和配件。」該西班牙客人表示,來義烏採購是因爲有很多選擇。
多位義烏當地人士向《澎湃新聞》表示:「義烏的外國人一直很多。」
「這幾個月一直是外國人來旅遊和採購的『旺季』。」義烏國際商貿城的工作人員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外國客人最喜歡逛的是二區。」國際商貿城二區的商品主要是五金工具、電子電器、鐘錶等。
《澎湃新聞》注意到,有不少歐美客人帶着家人,身邊還跟隨着一位隨行翻譯。而不少來自中東、非洲、南美洲等地的客人則是自己採購,休息的時候還會和身邊的陌生人問好。
義烏國際商貿城中一家玩具店鋪的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每年的九、十月份都是海外客人過來大批量採購季。」
《澎湃新聞》在一家玩具批發商的鋪位門口看到,有一位外國客人看中了一隻「labubu」形象的毛絨包包,老闆拉起了簾子,和外國客人在簾子後詳談。
「他們通常這兩個月訂貨採購完,要在聖誕節之前寄到當地。」義烏國際商貿城中一家電器店的工作人員指了指店內的客人向《澎湃新聞》表示:「一般膚色偏深的客人大部分是來貨品採購的,而歐洲客人來旅遊的會多一些。」
全大陸首個外資經營主體破萬的縣級市
義烏市人民政府官網的消息顯示,上半年,義烏市實現出口額達3586億元(人民幣,下同),對全省外貿增量的貢獻率高達41%;金華(義烏)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建設如火如荼,累計開行1601列,發運13萬標準貨櫃,同比增長11%;義烏(蘇溪)國際樞紐港自開港以來,海鐵聯運班列已突破100列;外資經營主體數量更是歷史性突破1萬戶,成爲全國首個外資經營主體破萬的縣級市。
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業績也持續增長。
大智慧VIP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小商品城的股價穩步上升。今年6月3日,小商品城的股價一度漲至18.48元/股,十年多來市值重回千億元。
據小商品城8月18日發佈的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小商品城的營業收入約77.13億元,同比增長13.09%;歸母淨利潤約16.91億元,同比增長16.78%;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約16.68億元,同比增長17.57%。今年1至6月,義烏市對非洲、拉丁美洲、東盟和歐盟分別進出口719.5億元、621.7億元、475.3億元和402.9億元,分別增長24.4%、15.2%、43.7%和21.3%。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2,738.2億元,增長26.9%,佔同期義烏市進出口總值的67.5%。
今年上半年,義烏國際商貿城日均接待顧客人數超23萬人,其中日均接待外商超3800人。
今年10月,總投資超83億元的義烏全球數貿中心即將開業,此前據媒體報導,該項目首期3800個商位,在首日預報名時預登記主體超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