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電影!名導蔡明亮《行者十步》搬進高美館 沉浸慢走8城市
▲國際名導蔡明亮與高美館合作推出《行者十步》展覽。(圖/記者許宥孺攝)
記者許宥孺/高雄報導
看電影不一定只能坐在電影院!國際知名導演蔡明亮過去12年曾拍攝過10部《行者》系列電影,高雄市立美術館與蔡明亮合作,以《行者》電影爲主軸,跨足到美術場域,將10部影片結合紙張、投影呈現在展覽中,讓觀者一同放慢節奏,沉浸在影片所拍攝的8座城市裡。
蔡明亮分享道,2011年,他見到李康生的一段表演,以極度緩慢的步伐行走,這種姿態讓他大爲所驚,他便決定將李康生的慢走拍成電影,且要走到世界不同城市角落,集滿10個作品,就要到美術館展覽。於是《行者》系列電影自2012至2024累積12年,走過8個城市,全系列10部作品包括:《無色》、《行者》、《夢遊》、《金剛經》、《行在水上》、《西遊》、《無無眠》、《沙》、《何處》、《無所住》。
▲蔡明亮合作多年的演員李康生以行者的緩步慢行。(圖/記者許宥孺攝)
《行者》系列以其極致的緩慢與沉靜而著稱,透過一位身穿僧袍的人物以極緩慢的速度行走,映照出當代城市景觀的快速與疏離,引領觀衆進入一種沉思的狀態,反思時間、身體、空間與存在。如今這套獨特的影像計劃將以有別於傳統影廳的方式,在高美館展出,提供觀衆多角度切入影像的全新體驗。
▲展場內有蔡明亮珍藏多年的戲院椅。(圖/記者許宥孺攝)
蔡明亮表示,除了將紙張作爲電影銀幕外,展場內座椅是他珍藏多年的老戲院椅,他親筆抄寫的《金剛經》也將於展中呈現,並展出其逾10年來《行者》系列相關手稿、素描、文獻檔案,打破電影院與美術館的界線,讓觀衆遊走在影像、聲音、文字、紙張與畫作之間。
▲名導蔡明亮(左)、策展人孫鬆榮(右)。(圖/記者許宥孺攝)
策展人孫鬆榮指出,《行者十步:蔡明亮》不只是導演身份上的一種轉變,也是一段新創作旅程的開始,這段旅程可以展場導演手寫的《金剛經》來說明他的創作思想:放下執着、看穿表象,從而追求內心的智慧和自由。蔡明亮拍攝《行者》系列的方式,不是靠劇情推動,而是用一種很慢、很靜的節奏,帶領觀衆去感受不同的情緒和感官體驗。
《行者十步:蔡明亮》將於17日起至8月10日於高雄市立美術館登場,開幕首日5月17日下午1點30分舉辦「行者十部,行者十步」Gallery Talk,策展人蔡明亮與孫鬆榮親自爲觀衆導覽,分享蔡明亮導演持續創造電影與美術館對話的關鍵思考。並於6月21日規劃美術館夜行活動,展間於夜間開放,規劃蔡明亮及孫鬆榮擔綱「夜之啓蒙人」進行深度解說,並邀請演員李康生以「行者」之姿帶領參與者漫行,感受夜間美術館的獨特感官體驗。
▲電影《行者》片段搬進高美館。(圖/記者許宥孺攝)
▲李康生在劇中以緩慢的步伐行走在香港街道,手上還拿着菠羅油、港式奶茶。(圖/記者許宥孺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