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電費高…童子賢嘆:電力效率不彰 竟讓產線不良品大增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近年臺灣電費節節上升之外,電力效率不彰更讓產線上不良品大增,電力成本、效率不彰,已對臺灣產生非常大的影響。記者林莉/攝影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25)日感嘆,近年臺灣電費節節上升之外,電力效率不彰更讓產線上不良品大增,電力成本、效率不彰,已對臺灣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童子賢今日出席「2025能源永續論壇」進行專題演講。他指出,和碩集團旗下有一家做IC載板的公司叫做景碩,規模不大,一年營業額大約300億元,但是,過去一年景碩的電費,已經比5年前高了7億元左右,與此同時,景碩的不良品竟然還大增,主要是因爲電力不穩、高壓不穩。
童子賢說,「高壓不穩,有一些東西做到一半,電鍍到一半或精密製程到一半,跳一下卡在那邊,幾秒鐘或幾十秒鐘再恢復,那一批就都報銷了。」這樣的情況不是隻有景碩會遇到,包含中鋼、臺積電也都有一樣的精密製程要去控管,他舉例,「中鋼的鐵水、高溫融化的鐵將,如果冷卻在裡面,你要再重新加熱,要清除直到恢復生產。」
這些製程因爲高壓力地突然不足,就會被迫暫停,童子賢說,這些製程只要停下,就會對產業帶來極大影響,「那並不是像個人電腦或手機按一下、重來那麼簡單,那會損失慘重。」他強調,電力穩定效率、成本,都攸關國家社會的發展。
外界對臺積電的印象,就是臺積電是臺灣用電大戶,不過,童子賢今天也替臺積電澄清,臺積電並不是臺灣耗電最大的產業,中龍鋼鐵、中鋼、臺塑石化等鋼鐵、石化產業,耗電量是臺積電的2-3倍以上,「按照能源署統計,這消耗了臺灣將近6成電力,服務業部門的耗電量則將近17%。」換句話說,服務業、製造業總共消耗了臺灣82%的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