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要「愛情摩天輪」 高市議員:愛河需要國際地標

高市議員黃紹庭建議,市府應善用高雄港及愛河特色,打造代表性地標吸引國際遊客。記者徐白櫻/翻攝

高雄連續兩年以國際知名IP取代傳統燈會,吸引衆多粉絲朝聖。議員黃紹庭指出,他個人肯定燈會帶來觀光人潮,不過這種快閃式活動無法吸引國際旅客,要打造國際地標纔有利高雄長遠觀光。觀光局長高閔琳說,今年已向觀光署爭取經費強化旗津及愛河觀光特色,85大樓有集團進駐裝修,明年底營運。

爲推動高雄觀光,前市長韓國瑜曾倡議在愛河打造愛情摩天輪,後來此案不了了之。

高市議會今天進行交通部門業務質詢,議員黃紹庭指出,高雄冬天溫暖又有港灣特色,去年愛河灣燈會以黃色小鴨爲主角,今年換成吉伊卡哇,活動很受歡迎,帶動相關產業雨露均沾,但總不能每年都找一個IP來,這種快閃式、虛胖的活動很快被遺忘,「鴨去樓空」無法永續發展。

「英國倫敦有大笨鐘及倫敦之眼,法國有巴黎鐵塔,東京有東京鐵塔及晴空塔,高雄有什麼?」黃紹庭說,世界知名城市有歷史文化及地標特色,愛河至駁二一帶要有國際地標,不一定是愛情摩天輪,但也不能只存在煙火式快閃活動。

觀光局長高閔琳表示,她認同高雄需要新的國際地標,但愛河附近沒有觀光局管轄土地,只能用活動呈現意象,去年市府跟中央觀光署爭取競爭型計劃,從愛河灣往外輻射至旗津納入規畫,已積極處理海水浴場周邊,會有指標型建物;今年愛河旁鰲燈已經重新點亮,85大樓有海霸王集團進駐裝修,34樓至85樓明年底正式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