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國王」抗議行動再起 華府大批民眾走上街頭
適逢週六好天氣,美國華府國家廣場18日涌入大批民衆,他們高舉包括不要國王、捍衛民主、反抗是義務等標語,現場也出現各式創意標語和裝扮;有民衆甚至將美國總統川普的臉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合成,諷刺川普是獨裁者。記者陳熙文/攝影
美國民間18日再度串連發起「不要國王」(No Kings)抗議行動,估計全國有超過百萬人蔘加,華盛頓特區18日亦有約萬人走上街頭,不少抗議民衆對川普政府的移民和經濟等政策表達不滿,也對國會未能扮演好監督的角色感到失望。
美國民間團體18日再度發起不要國王抗議,在全國規畫超過2500場示威遊行,主辦團體包括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美國教師聯盟、50501運動、人權戰線等組織。
適逢週六好天氣,華府國家廣場18日涌入大批民衆,他們高舉包括不要國王、捍衛民主、反抗是義務等標語,現場也出現各式創意標語和裝扮;有民衆甚至將美國總統川普的臉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合成,諷刺川普是獨裁者。
有居住在華府的抗議民衆認爲,川普有很多政策與美國憲法相違背,讓人感到擔憂,尤其川普政府在華府部署國民兵,「(川普政府的做法)讓人感到約束,感覺政府有可能隨時攻擊我們小老百姓」。
此外,川普上任後展開大型的非法移民驅逐行動,甚至出現波及美國公民的案例,有抗議民衆表示,他不能同意蒙面的聯邦探員隨意在街上把人帶走,「我們是有權利的,所有美國人都有人權;合法的程序是必要的」;他也說,「我看到的是愈來愈少的自由,物價卻愈來愈高」。
雖然抗議未必能帶來改變,不過他認爲,至少大家走上街頭,能讓川普政府知道,不是所有美國民衆都同意川普政府的政策,「這應該會向川普傳遞出強力的訊息」;也有民衆認爲,18日有很多人站出來,理應讓川普政府意識到他們錯誤的政策,「雖然我不知道他們究竟在不在乎,但至少給民衆很多希望,讓大家不那麼孤單。」
來自馬里蘭州的Diane則對國會失能表達失望,「他們理當要做好防護機制,但他們卻直接放棄他們的權力」;Diane說,這是她最大的恐懼:所有監督機制都在消失中。
Diane和同行的Lora期待明年期中選舉之後能夠出現改變,但一方面擔心川普政府促成共和黨州選區重劃之後,選情未必對民主黨有利,另一方面,他們也擔憂川普政府對國家的傷害非一場選舉就能修復。
至於民主黨爲了讓川普政府民主黨要求延長「平價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中即將於年底失效的保費稅額補貼,擋下共和黨提出的短期延長撥款法案,讓聯邦政府關門進入第18天,受訪的Eric則認爲說,民主黨在聯邦參衆議院都沒有多數席次,這是民主黨唯一能夠對抗執政黨的着力點。
美國民間18日再度串連發起「不要國王」(No Kings)抗議行動,估計全國有超過百萬人蔘加,華盛頓特區18日亦有約萬人走上街頭,不少抗議民衆對川普政府的移民和經濟等政策表達不滿,也對國會未能扮演好監督的角色感到失望。記者陳熙文/攝影
美國民間18日再度串連發起「不要國王」(No Kings)抗議行動,估計全國有超過百萬人蔘加,華盛頓特區18日亦有約萬人走上街頭。記者陳熙文/攝影
華府國家廣場18日涌入大批民衆,他們高舉包括不要國王、捍衛民主、反抗是義務等標語,現場也出現各式創意標語和裝扮。記者陳熙文/攝影
美國民間18日再度串連發起「不要國王」(No Kings)抗議行動,估計全國有超過百萬人蔘加,華盛頓特區18日亦有約萬人走上街頭。記者陳熙文/攝影
美國民間18日再度串連發起「不要國王」(No Kings)抗議行動,估計全國有超過百萬人蔘加,華盛頓特區18日亦有約萬人走上街頭。記者陳熙文/攝影
美國民間18日再度串連發起「不要國王」(No Kings)抗議行動,估計全國有超過百萬人蔘加,華盛頓特區18日亦有約萬人走上街頭。記者陳熙文/攝影
美國民間18日再度串連發起「不要國王」(No Kings)抗議行動,估計全國有超過百萬人蔘加,華盛頓特區18日亦有約萬人走上街頭,現場有各式創意標語和創作品。記者陳熙文/攝影
美國民間18日再度串連發起「不要國王」(No Kings)抗議行動,估計全國有超過百萬人蔘加,華盛頓特區18日亦有約萬人走上街頭。記者陳熙文/攝影
美國民間18日再度串連發起「不要國王」(No Kings)抗議行動,估計全國有超過百萬人蔘加,華盛頓特區18日亦有約萬人走上街頭,現場有各式創意標語和創作品。記者陳熙文/攝影
美國民間18日再度串連發起「不要國王」(No Kings)抗議行動,估計全國有超過百萬人蔘加,華盛頓特區18日亦有約萬人走上街頭。記者陳熙文/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