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肛門血管變「爆米花」 2成分別攝取太多
上廁所滑手機會增加痔瘡風險。(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上廁所邊滑手機的人,通常會花更長的時間坐在馬桶上,而久坐正是增加痔瘡風險的原因之一。美國腸胃科醫師指出,智慧型手機上有不少應用程式會讓人忘記時間,導致馬桶一坐就過了半小時,「黏人」程度和報章雜誌是無法相比的。重症醫師黃軒則指出,不想讓肛門血管變成「爆米花」,除了別帶任何東西進廁所外,日常也要多動、補充纖維與水分,他提醒別過度攝取咖啡因和酒精,否則容易脫水加重便秘。
根據《衛報》報導,美國波士頓腸胃科醫師帕斯里查表示,如廁時應該把手機放在外面,專心排便,如果過了5分鐘都排不出,就要起身休息一下再回來嘗試。過去他與同事們做過問卷研究,發現滑手機如廁者比不滑手機者,罹患痔瘡的風險高出46%。帕斯里查目前也進行一項針對大學生的研究,幾乎所有人都坦承會把手機帶進廁所,這讓她擔心,現在的年輕人可能會比上一代更早出現痔瘡。
帕斯里查也指出,在智慧型手機普及前,有不少人如廁時會帶報章雜誌,但其「黏人程度」遠不及TikTok和IG,因爲這些應用程式的模式就是讓人忘記時間,分心程度和報紙完全無法相比。對於無法「上廁所不滑手機」的人,帕斯里查建議至少要控制好時間,限制在兩支抖音影片就好。
重症醫師黃軒PO文指出,不想讓肛門血管變「爆米花」,除了把排便時間控制在5分鐘內,每天至少要補充25至30g的膳食纖維、2000毫升以上的水分、避免過度攝取咖啡因與酒精、適度運動、訓練規律便意。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