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當主管的人愈來愈多?日本勞動經濟分析:61.1%回答「我不想晉升主管」

圖/pixabay

作者: 佐藤一磨

出人頭地就能變幸福嗎?工作與幸福的經濟學:高升與幸福度之間不爲人知的關係

大家知道《宇宙兄弟》這部漫畫嗎?

這是小山宙哉老師的作品,主角南波六太對上司使出一記頭槌,就此離開公司,後來立志要成爲太空人的故事。這部作品描述一名男性上班族成爲太空人的成功故事,而且不光只有漫畫,還拍成卡通和電影,是很暢銷的作品,想必有很多人都知道。

在這部作品中,對主角南波六太而言,太空人是「Dream job=夢想的工作」,雖然很辛苦,但他認爲能以太空人的身分工作,就能得到幸福。他的案例是透過工作來實現自我,得到社會上的名聲,可從中看出「工作=幸福」的關係。

但像他這種例子可說是少之又少。

若從現實世界來看,是否真有「工作=幸福」的這種關係,令人懷疑。之所以這麼說,也是因爲工作往往都很辛苦。過長的工時、微薄的薪水、要求要有很高的成果、與上司及同事之間的職場人際關係、性騷擾和權力騷擾的風險等,少不了這些負面要素。認定一切都是爲了錢,而持續工作的人,想必也不少。

就像這樣,實際的工作有不少辛苦的地方,但當中有件事,許多人都將它視爲一項開心的大事。

那就是高升。職場內的高升,不光只會伴隨加薪,權限也會擴大。此外,這能成爲日後出人頭地的墊腳石,所以許多受僱工作的人,都是以晉升主管爲目標。

然而,近年來的調查卻出現相反的結果。不想當主管的人愈來愈多。

根據厚生勞動省《平成三十年版 勞動經濟分析》,非主管的人當中,有61.1%回答「我不想晉升主管」*1。他們不想高升的理由,有「責任會加重」「業務量會增加,變成長時間工作」等等。

從這個結果來看,研判認爲「就算晉升主管,也只是更辛苦而已,不會更幸福」的人可能愈來愈多了。實際情況究竟是怎樣呢?

本章想在工作的環境下,關注晉升主管一事,看看它與幸福度之間的關係。

「位階愈低的人愈不健康」是真的嗎

先從國外的研究案例看起吧。對於擔任主管的影響展開分析的代表性研究,有「British Whitehall study」。這項研究是以英國倫敦的公務員爲對象,大範圍驗證對健康造成影響的主要原因。附帶一提,所謂的「Whitehall」,指的是通過倫敦的中央政府、唐寧街、英國國會所在的西敏堂等地的道路,感覺就像日本的霞關(※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的地名,多個日本中央行政機關的總部坐落此地,爲日本的行政中樞。)。

這份研究持續對一萬多人展開追蹤調查,活用其豐富的樣本所做的分析結果,對之後的研究帶來很大的影響。從這份研究結果中看健康與工作的關係,得到耐人尋味的分析結果。

從中得知,工作的職位愈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愈高,會造成死亡率提高或心理健康的惡化*2。

這結果顯示「職位低=健康度低」,而換句話說,也意謂着「職位高=健康度高」的關係。其背後的邏輯如下。

擁有較高的職位,就會有錢,也會比較注意健康(例如,午餐不要吃垃圾食物,吃稍微貴一點無妨,就選擇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吧)。此外,如果職位高,在職場上的權限也比較大,比較容易控制工作的推動方式。綜合這些因素,都會對健康帶來正面的影響。

「職位高=健康度高」的結果,簡單易懂,許多人都能接受。但British Whitehall study的研究當中有一點令人擔心。

那就是它調查對象的範圍。

它以倫敦的公務員作爲調查對象,漏掉民間企業的勞工,而且調查的地區只在倫敦這樣的大都市,不瞭解其他地區的情況。以日本爲例,如同是隻以霞關的官員當分析對象,完全漏掉許多在其他民間企業工作的人們。這不禁讓人覺得,調查的對象範圍過於狹隘。

因此,瞭解這個課題的研究人員,採用將全國的民間企業也納入調查對象的數據資料,想要驗證擔任主管所帶來的影響。就此實際發表了幾份研究。

這些研究結果非常耐人尋味。因爲與British Whitehall study的結果完全相反。

本文摘自平安文化的《錢買得到幸福嗎?:關於金錢,殘酷無情的實話經濟學》

作者:佐藤一磨

1982年生。

拓殖大學政經學院教授。

慶應義塾大學商學院畢業、同一所大學商學研究科後期博士課程學分修畢,商學博士。

待過外資經營顧問公司、明海大學,從2016年起,擔任拓殖大學政經學院副教授,2023年起升任教授。

專攻勞動經濟學、家庭經濟學、幸福經濟學。

已婚,育有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