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久坐族 5類人難逃痔瘡復發 「太愛乾淨」也中招
痔瘡是會反覆發作的慢性疾病。(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痔瘡反覆發作,令人頭痛,醫師陳威佑指出,痔瘡只要得過一次,就容易因爲血液迴流不順、排便時腹壓過高、肛門黏膜反覆摩擦受損等狀況而再度復發,除了熟知的久坐者、常便秘、孕婦外,生酮飲食族羣、外送員、腸躁症患者、常穿緊身褲或塑身衣的女性、清潔過度者,也是常被忽略的的5高風險族羣。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在臉書指出,痔瘡是會反覆發作的慢性疾病,只要得過一次,就表示肛門內的支持組織與靜脈叢已受到一定程度的鬆弛或損傷,即使症狀緩解,這些組織的結構彈性也不容易完全恢復。
陳威佑表示,除了久坐的上班族、常便秘者、孕婦外,還有5類人也是痔瘡反覆發作的高風險族羣,但總是被忽略,共同點都是在不知不覺間反覆傷害肛門。
研究發現,低纖維飲食者的痔瘡流行機率爲24.8%,明顯高於均衡飲食者的13.7%,低纖維飲食會讓糞便含水量下降,變得乾硬,導致便秘,頻繁在排便時用力,就會加重痔瘡症狀。
長時間騎機車,久坐、座墊持續壓迫肛門,會使局部靜脈長時間充血,且路面震動又會反覆牽拉肛門的支持組織,造成微小損傷與血流滯留。即使痔瘡症狀消退,也很容易因相同的工作型態再復發。
腸躁症會讓排便頻率與型態不規律,便秘與腹瀉交替,會不斷摩擦刺激肛門黏膜。腹瀉時酸性糞水還會破壞皮膚屏障,長期下來導致括約肌張力異常、局部發炎難完全修復,痔瘡就會有反覆急性發作的特性。
緊身衣物長時間壓迫下半身會影響靜脈迴流,導致肛門血液循環變差,且悶熱潮溼的環境易引發皮膚黏膜發炎與水腫,導致痔瘡不易痊癒。
過度用溼紙巾、衛生紙反覆擦拭,會讓肛門黏膜與周圍皮膚出現微小破損。溼紙巾若含有酒精或香料等刺激成分,還會破壞皮膚屏障導致搔癢,陷入更頻繁、用力清潔的惡性循環,長期下來,會讓肛門周圍處於慢性發炎與血管充血,導致痔瘡組織的修復速度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