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黃仁勳!AI股上天堂下地獄都看「他」臉色
花旗分析師出具報告指出,未來5年,OpenAI得投入超過1兆美元資金,纔可能實現其充滿野心的算力目標,但該公司最終可能沒有足夠資金走完全程。(圖:shutterstock/達志)
花旗分析師出具報告指出,未來5年,OpenAI得投入超過1兆美元資金,纔可能實現其充滿野心的算力目標,但該公司最終可能沒有足夠資金走完全程。另有分析師警告,OpenAI可能讓全世界美夢成真,也可能讓全球經濟陷入「失落的十年」。
該ChatGPT開發商陸續宣佈與晶片製造商輝達(Nvidia)、博通(Broadcom)和超微(AMD)結盟,目標是在未來幾年內部署龐大的運算能力。根據最新達成的協議,OpenAI將採用這三家公司的晶片來實現26 GW的運算能力,這幾乎是夏季高峰期整個紐約州的用電量。
花旗估計每實現1 GW算力需要在運算硬體、能源基礎設施和資料中心建置上投入500億美元。基於這個假設,到2030年,OpenAI的資本支出將達到1.3兆美元。
據悉,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在公司內部甚至提出了更加大膽的計劃。《The Information》在9月底報導,奧特曼提出到2033年部署250 GW算力的目標。這表示相關成本將達到驚人的12.5兆美元。
OpenAI是否有如此雄厚的資本來實現目標,沒人能保證。到2030年,OpenAI的成本料將飆破1兆美元,根據花旗的估算,屆時OpenAI的營收將增至1630億美元,但與鉅額的成本相比只是杯水車薪。
這樣的差距加劇華爾街對股市泡沫的擔憂。正是投資人非常看好AI技術的投資熱潮,使今年美股迭創新高,力克川普掀起關稅貿易戰帶來的衝擊。
投銀Bernstein分析師Stacy Rasgon日前出具報告指出,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可能讓全球經濟崩潰十年,也可能帶領我們所有人進入「應許之地」(promised land),而現在我們還不知道哪一個可能應驗。
除了資金方面的擔憂,目前也還不清楚美國的電力基礎設施能否及時擴大到足以應付這些AI最新項目的能源需求,若不能,OpenAI砸下的重金也只是打水漂。
但如果OpenAI能實現其宏大的目標,那麼晶片製造商將大發利市。美國銀行分析師Vivek Arya表示,如果雙方簽定的協議完全實現,輝達將從OpenAI獲得高達5000億美元的進帳。Bernstein分析師Rasgon則表示,依據與OpenAI簽定的協議,博通從這家ChatGPT開發商獲得收入將超過1000億美元。
無論是輝達、博通或是超微,其設計的先進AI晶片都交給全球晶圓龍頭臺積電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