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美國施壓!中荷外長同意半導體合作 保持密切溝通

大陸全力發展晶片。(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美國對中國晶片實施全球禁令,中國外長王毅22日在北京與荷蘭外長費爾德坎普(Caspar Veldkamp)舉行會談達成六點共識,包括同意通過現有管道,就半導體技術在內的多領域合作保持密切溝通。

費爾德坎普應王毅邀請從21〜22日訪問中國,是他去年7月出任荷蘭外長後首次訪中。中荷外長22日在北京舉行會談。

據中國外交部官網發佈的消息,王毅表示,中荷兩國合作長期走在中歐合作前列,當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強權霸凌正嚴重衝擊國際貿易體制、破壞國際制度體系,北京願同阿姆斯特丹加強溝通對話,深化務實合作,加強多邊協作,爲中歐關係發展、世界經濟復甦和國際產供鏈穩定作出新貢獻。

路透引述費爾德坎普表示,歐盟和荷蘭希望與中國合作應對雙方共同面臨的全球挑戰。他稱,「我希望我們(中荷)能夠利用此次訪問,進一步探討在氣候、綠色轉型、維護多邊體系和婦女權利等議題上的更深層合作。」

費爾德坎普表示,荷蘭首相斯霍夫(Dick Schoof)期待今年稍晚對中國進行訪問。

王毅強調,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將繼續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中荷雙邊貿易額連續四年超過千億美元,雙方在農業、水利、綠色發展、高科技等領域合作成果豐碩,充分反映了中荷關係的韌性和活力。

王毅表示,中國已出臺多項開放新舉措,歡迎荷方抓住機遇,結合自身優勢,積極挖掘清潔能源、綠色發展、人工智慧、銀髮經濟等領域合作潛力,同時希望荷方爲中國企業在荷投資興業提供公正、公平、非歧視營商環境。

中國曾多次批評美國向荷蘭和日本等國施壓,要求這些盟友加入針對北京獲取尖端晶片和晶片製造設備的出口管制策略。

王毅不點名的批評美國,指個別國家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泛安全化,不但阻礙各國正常合作,也影響自身發展,帶不來真正的安全。

王毅表示,中歐迎來建交50週年。荷蘭作爲歐盟創始和核心成員國,是「開放歐洲」的代言人和中歐合作的「門戶」。希望荷方發揮更加積極和建設性作用,助力中歐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