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白營「雙太陽」 藍評估綠政治打壓愈強在野黏和力也愈強
本屆立法院去年2月就任時,柯文哲(左二)以民衆黨主席之姿在立法院餐廳,帶着黃國昌(左一)和國民黨立院總召傅崐萁(右一)等把酒言歡。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衆黨主席黃國昌在前主席柯文哲身陷囹圄時接任主席,柯文哲經過一年多羈押,昨被裁定得以交保,民衆黨有機會「雙太陽」相互輝映,但「柯意」和「黃志」若有不同,可能影響未來藍白合作。藍營人士認爲,沒有所謂雙太陽問題,因爲民進黨政治打壓力道愈強,藍白兩黨的黏和力道也就愈強。
本屆立法院去年2月就任時,柯文哲以民衆黨主席之姿在立法院餐廳,帶着黃國昌和國民黨立院總召傅崐萁等把酒言歡。傅當時還表示,感受到柯文哲及民衆黨的誠意,大家的目標一致,讓臺灣更好,一起來加油,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未來會持續來往,爲臺灣好,一起同心努力。
之後,藍白在立院議題合作逐步累積善意,包括去年立院闖關國會改革法案,民衆黨都和國民黨保持一定程度的合作,直到去年9月柯文哲被羈押前,仍是如此。但若柯文哲重獲自由,民衆黨「雙太陽」恐對現有藍白合的默契產生化學變化。
藍營人士認爲,首先依北院的交保裁定,柯文哲不得對證人有任何接觸,意即不僅不能探詢案情,參與黨務也有實質困難;其次,民衆黨就是由柯文哲所創立,大多數的民衆黨員也是因爲柯文哲的號召才入黨,現階段柯文哲精神領袖的意義會大於實質領導。
該人士也說,第三則是柯文哲是聰明人,政治路要走的更長久,現在最重要就是在法律上還自己清白,參與黨務運作不僅容易讓民進黨找到操弄的空間,恐怕也不利於司法審判。
該人士認爲,過去一段時間,藍白在國會的議題合作以及反罷免的選戰合作,不論是柯文哲或是黃國昌擔任主席,都有非常好的默契,也不失政黨的獨立性。「合則兩利,分則兩害」,「監督制衡民進黨」是國衆兩黨最重要的戰略目標,不論是議題合作,或是進入2026年選戰合作的「深水區」,民進黨政治打壓力道愈強,藍白兩黨的黏和力道也就愈強。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也認爲,擔心柯文哲交保後民衆黨會形成「雙核心」、「兩個太陽」,恐怕是想像力太豐富了,柯文哲就算是太陽,也會是溫暖的煦陽,而不會強求爭輝。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