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叫「工讀生」了!打工平臺年輕打工族少2/3,中高齡成長124%
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內政部統計每5人臺灣人就有1位老年人。全臺最大獨立打工平臺「打工趣」發現,臺灣勞動參與率在2023年創下近五年新低的同時,中高齡(45-64 歲)勞動參與率,也成長到66.4%的歷史新高,代表勞動力史上最老。
打工趣會員數據也發現,相較2019年註冊用戶仍以學生族羣爲大宗,2024年新註冊會員比例最多爲中高齡族羣,中高齡新用戶成長124%,年輕打工族少三分之二,打工族已不能再叫「工讀生」。
爲因應人力市場的結構性變遷,打工趣推出「中高年級打工專區」,幫助企業彌補人力缺口,與協助中高齡人力重返職場,彈性就業。
打工趣會員數據顯示,2024 年中高齡 (45 歲以上)新註冊打工者佔總會員數的比例,較疫情前的2019年成長125%;22 歲以下的新註冊打工者比率,較 2019 年前少了三分之二了。整體會員組成來說,中高齡已佔據近三成(28.9%),而最大宗則是佔了六成(63.9%)的青壯年(23-44 歲),顯示勞動力高齡化與少子化同樣對彈性工作市場造成深遠影響。
打工趣指出,以往大衆常常用「工讀生」來稱呼彈性人力職缺,隱含着彈性人力征求的對象爲「學生」,但現在已不能再叫「工讀生」。打工趣統計,在2019年,超過四分之一(27%)的職缺僱主都用「工讀生」關鍵字稱呼,但到了 2024 年,「工讀生」職缺僅剩近五分之一(21%),代表由於少子化學生打工族變少,「工讀生」已逐漸無法代表彈性工作者的稱號。
秉持協助企業進行多元媒合的目標,打工趣推出全新工作「標籤」功能,僱主可在職缺資訊中加入關鍵字標籤,強化多元徵才;打工族則可以透過標籤找到更適合您需求的職缺,目前首批開放的標籤專區包括「#中高齡友善」、「#二度就業」、「#彈性工時」、 「#遠端工作」、「#假日打工」、「#有薪實習」等標籤。只要點選該標籤,就可找到所有該類型的職缺。
隨着「#中高友善標籤」上線,中高齡打工族便能快速瀏覽適合中高齡求職者的打工機會,平臺上此標籤的職缺亦非常多元,從餐飲業、行政助理、網站行銷,到英文導覽儲備幹部,這些職位不僅歡迎中高年級生,避免在應徵過程中的年齡歧視,減少中高齡打工族投遞履歷石沈大海的失望感。
臺灣進入超高齡社會,勞動力老化嚴重,連打工平臺年輕打工族都暴減2/3,45歲以上中高齡則成長124%。圖/本報系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