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美術館推動藝術平臺 8月陸續推出木雕展、不插電木雕營

▲埔里美術館推動藝術平臺,日前陸續舉辦木雕展、不插電木雕營。(圖/鎮寶大飯店提供,下同)

記者高堂堯/南投報導

埔里美術館在8月藝術活動連發,共舉辦三檔展覽與創作營,除於月初登場的人體雕塑營,還有「臺灣當代木雕名家聯展」、2025不插電木雕創作營兩場大型木雕活動,希望在南投縣聚集更多藝術創作能量。

埔里美術館以鎮寶大飯店爲基地,其中「自然的和絃-臺灣當代木雕名家聯展」於15日開展,號召全臺木雕界老、中、青三代的30多位木雕藝術家、提供40多組件作品展出,其中有桃園市藍偉文(大溪木雕)、新竹市蔡楊吉(鑿花技術)、彰化縣黃媽慶(傳統木雕)、雲林縣林朝金(粧佛工藝)、雲林縣陳明洲(粧佛工藝)、嘉義市李宗霖(木雕技藝)、嘉義市陳佐民(鑿花工藝)等7位獲各縣市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殊榮;其他展出者也不乏各地木雕世家及傳承自木雕大師的二代藝術家,可一次看完臺灣木雕的發展史。

臺灣木雕協會理事長曾俊豪指出,受邀的木雕藝術家除靜態作品展,也將舉行研討會,讓民衆親身參與藝術創作過程,並互動學習木雕製作,達成「創作、傳承、互動」的新概念:如陳羿崴作品「馬到成功」將唐馬「可愛化」,吳全明作品「奔光之靈」將樟木雕成馬的上半身、再用白色呈現,似奔跑中、光一般耀眼的馬,張弘欣作品「藍腹鷳」是以不起眼的漂流木構成一件生活藝術品。這次展出作品,彷彿經歷一場臺灣木雕過去到現代的時光之旅。

埔里美術館長張家銘表示,爲呼應永續議題,24日至27日也與臺灣木雕協會、IKOKO國際創作交流組織、醉石藝集-永續創作交流組織,共同舉辦「手作的靜謐-2025不插電木雕創作營」,是國內第一次舉行不插電木雕創作營,邀集16位藝術家表現出不插電、低碳、尊重自然的藝術行動力,,也是繼今年4月的國姓鄉滾石部落舉辦過2025不插電國際石雕創作營後,再度與許慶福、張書瑋、曾俊豪等基本師資班底合作,並加入臺灣木雕協會藝術家,以「埔里之美」爲題材融入在地元素創作。

環保藝術家許慶福表示,本次提供藝術家創作的材料是路樹砍伐修剪後的臺灣原生種肖楠木,不僅是廢棄物再利用,也是藝術家賦予廢棄木材新生命,並舍插電工具就木錘、斧頭、鑿刀等手工具創作,每一雕每一鑿不僅是手感溫度創作,也是愛地球的具體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