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完全移轉」 林啟超:美債地位難以被其他國家債券取代

國泰世華首席經濟學家林啓超認爲,美債地位難以被其他國家債券取代。 圖/國泰世華銀行提供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啓超今(26)日在國泰所舉辦的「2025年下半年全球投資趨勢論壇」中談及美債投資,他指出,全球投資人分散去買其他國家的債券,可能取代美債的一部分,但不可能全部,因爲其他國家的公債利率都低於美國,而且胃納量不夠大,因此林啓超進而指出,即使英國、澳洲下半年很多人去投資公債,也不可能完全移轉。

他也指出,美元霸權難以挑戰,而且美元若貶值,進口通膨也會升高,會轉嫁到美國一般消費者身上,因此美元不可能太弱。

林啓超也對「穩定幣」指出,穩定幣總部位現在爲2千億美元,現在約當比特幣的十分之一,他相信,穩定幣的出現,未來一定大舉改變整個外匯市場。

至於投資,林啓超認爲,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仍在4.3%,但由於臺幣升值,因此可用比先前更便宜的匯率,約便宜6%或7%的美元資金,去買美國債券。

PIMCO全球固定收益投資長Andrew Balls也呼應指出,美國通膨只要維持在2%目標,高品級債券的利率都有5%至7%,因此換算下來的報酬率仍很可觀。

Andrew Balls也認爲美元仍很穩固,包括外匯交易量及外匯儲備,美元仍維持其儲備貨幣地位,雖不代表美元不會走軟,也會因爲市場風險有波動而使美元受影響;他也指出,投資人最好投資5至10年期的債券,避開長天期債券,纔會有較好表現。

他也表示,因爲各國政府債臺高築,沒辦法以財政政策振興經濟,而各國央行也更有貨幣政策操作的空間,很多國家短天期利率都大幅走高,尤其,新興市場平均利率已高於過去的1015年水準,因此,央行有更多降息空間,至於長天期殖利率,要較小心,Andrew Balls也建議,投資人應投資5年期的殖利率曲線區段,較有更多的資本利得回報。

Andrew Balls也指出,估計下半年會有1至2次降息。

投資級信用債殖利率隨公債殖利率走高而帶動,但Andrew Balls呼籲,要小心非投等的信用債,因爲與經濟走勢敏感度較高,風險也較高,而且若投等債就已有5%至7%,就不用去冒險投資非投等債。

他也認爲,迄今美國公債仍是全球公債流動性最高的選項,而且仍有發揮避險的效果,在二戰之後,只要有經濟衰退,或是去年八月市場大波動,美國公債仍有不錯的表現,因此,美國公債作爲重要避險資產的特性,長期仍不會改變。

若政策利率下降,通常5年期債券馬上就可看到受惠。現在風險溢酬在長天期已升高,因此會加碼5至10年期的中短債,而減碼30年期債券,並作國家分散,將可受惠於5年期債券帶來利多,而且也會因爲減碼30年期的債券而減少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