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節食、不運動 小紅書激推「快樂減肥法」:2個月瘦9公斤

減肥若瘦太快,反而會增加復胖風險。示意圖/ingimage

減重一定得節食、累死在健身房嗎?小紅書一名用戶分享自身經驗,強調靠「養成好習慣」也能有效瘦身。她未特別運動或控制飲食,2個月內體重從50公斤降至41公斤,變化顯著,連身邊朋友都驚呼:「到底怎麼瘦的?」

她歸納出5個「快樂減肥習慣」,透過日常微調生活步調與身體感受,達到穩定減重、不易復胖的效果。

一、細嚼慢嚥,讓飽足感慢慢上來

不限制飲食種類與份量,只堅持「一口咀嚼20下」,讓大腦有時間接收飽足訊號。進食速度放慢,不但有助消化、減少脹氣,也避免在無意間吃過量,聚餐時邊吃邊聊天,反而更能享受食物。

二、養成規律排便習慣

「順暢上廁所」被她視爲減重關鍵。她每天早上空腹喝溫水,搭配固定如廁時間,讓腸道保持運作。她表示,代謝變好後,不只體重下滑,連膚況也變得更穩定。

三、不熬夜,維持代謝節奏

每天11點前就寢,避免夜間暴食與生理時鐘失調。她強調,充足睡眠能讓人隔天精神飽滿、食慾穩定,間接幫助減重。

四、餓了才吃、吃飽就停

不計算熱量,也不照三餐硬性進食,而是根據身體飢餓感決定進食時機。她認爲「順應身體」比過度控制更重要,也能減少報復性進食。

五、做家事也能累積活動量

沒有從事固定運動,僅透過日常做家事增加身體活動量,如掃地、擦窗、搬物等。她表示,「不知不覺就會流汗,身體也慢慢瘦下來。」

不過,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也提醒,理想減重應以每週減輕0.5 公斤爲目標,建議成人每天攝取熱量女性爲1200~1500大卡、男性則在1500~1800大卡以上,避免過度節食引發營養不良或代謝下降。若以過快速度瘦身,反而會增加復胖與身體負擔的風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