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基醫院可望明年登錄為歷史建築 仙洞「陳醫院」修復再生胎死腹中
基隆市文化資產審議會決議將部基行政大樓將登錄爲歷史建築,最快明年登錄爲基隆市第30處歷史建築。記者邱瑞傑/攝影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行政大樓見證日據時期,基隆地區醫療發展實體證據,在公部門主導下,可望明年登錄爲歷史建築。仙洞地區的「陳醫院」屋主曾依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劃,申請到文化局補助經費修繕,後因執行困難撤案。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規定,公有建造物興建完竣逾50年者,應先由主管機關進行文化資產價值評估。考據「臺灣建築會志」資料,部基醫院行政大樓爲日本大正15(1926) 年起動工的醫院廳舍,因此啓動評估作業。
基隆醫院行政大樓歷史研究報告指出,部基醫院行政大樓平面格局左右對稱,整體造型現代簡約,保有西方古典歷史式樣與幾何形狀裝飾物,併爲早年各地總督府立醫院中,較早以鋼筋混凝土爲主要構造物,具建築史或技術史價值,併爲見證日據時期基隆地區醫療發展唯一實體證據。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副局長鄭鼎青今天表示,基隆市文化資產審議會今年2月10日決議,部基行政大樓將登錄爲歷史建築,近期完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要求補正會議紀錄部分事項後,基市府再函請文資局審查,相關程序若符合法令,最快明年登錄,讓部基醫院行政大樓爲基隆市第30處歷史建築。
研究報告中也提及,已蒐集到的史料僅有1929年廳舍平面圖與數張照片,西側結構應是1930年後興建。基隆醫院在二戰空襲受損,國民政府來臺後,1947年曾整修,1955年又運用美援擴建,後期又有不同程度整修。初次修復後是否保留原有構造工法、何時修復爲現在的平屋頂形式,都需進一步探討,做爲未來修復或再利用參考基礎。
中山區仙洞國小旁,1950年代建成的「陳醫院」,早年是仙洞一帶最高的地標建築。1樓多做爲醫師陳以時執業的診所,2樓是住家,屋頂平臺是家族或社交活動場所。
隨着基隆港擴建、仙洞人口外移及颱風肆虐,「陳醫院」逐漸不堪使用。陳家在1977年搬離仙洞後,這棟建物閒置建,曾租賃他人使用,也曾被人佔用。
陳家後人不捨承載家族歷史記憶的樓房逐漸破敗,希望能夠修復再現,延續早年被視爲仙洞地標的歷史意義,2018年12月間依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劃,提案申請文化部補助修繕。
陳家提出的老屋修復經費爲592萬多元,希望文化部補助50%,餘額由陳家自籌。修復後1樓作爲展廳,展示百年來家族收藏的仙洞文物與歷史,也可出借成爲仙洞與各界對話的窗口。
鄭鼎青表示,文化部審議後同意「陳醫院」申請補助案,但因建物土地使用分區涉及道路與港埠用地,加上爆發冠肺炎疫情等因素,提案人決定撤案,並未執行。
基隆市文化資產審議會決議將部基行政大樓將登錄爲歷史建築,最快明年登錄爲基隆市第30處歷史建築。記者邱瑞傑/攝影
基隆市文化資產審議會決議將部基行政大樓將登錄爲歷史建築,最快明年登錄爲基隆市第30處歷史建築。記者邱瑞傑/攝影
基隆市文化資產審議會決議將部基行政大樓將登錄爲歷史建築,最快明年登錄爲基隆市第30處歷史建築。記者邱瑞傑/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