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會花蓮救災 確保通訊、物資、醫藥
堰塞湖溢流沖斷馬太鞍溪橋,卓揆24日前往勘災時指出,23日晚成立前進協調,由經濟部次長賴建信等次長整合各部會加速救災重建。當下首重是,在最短時間找到失聯的100多名民衆,以及幫災民找到更合適安置處。
各部會重點任務包括物資醫藥供應、人力資源與通訊交通。針對物資醫藥,經濟部確保重要民生物資的補給供應;農業部聯繫東部農會系統,各農會加入支援食物、飲水等;衛福部調度各種緊急或慢性病藥品。
物資之外,在救災人力方面,總統指示國軍投入地方救災,已着手整理災區道路。衛福部啓動災難醫療隊支援,設站看診、心理照護,並有社工進駐陪伴、專人協助災後重建。勞動部提供災區失業者「天災臨工津貼」,給失業者短期就業安置機會並統整人力資源加速整備。
爲穩定通訊與交通,卓揆與電信公司高層會面,協調搶修少部分尚未恢復通訊功能、通訊不穩的地區與路段。
對於馬太鞍溪橋,公路局規劃短、中、長期計劃來修復,首先以施作涵管及便道工程爲主,預計俟溪水稍退後進行搶修,預計10月15日完成目標、供小型車緊急通行。再施作500公尺鋼便橋工程,供各車種能雙線雙向交通,擬明年農曆春節前完工。最後預計明年底完成永久修復。
對於災戶權益,卓揆說,遭受衝擊的農漁民、商家及相關產業,將比照過去颱風豪雨標準,從各層面給予救助支持。公路局指出,受災戶只要出具證明,駕照補發、車輛報廢等監理業務均可展延至明年3月31日。衛福部表示,民衆因災遺失健保卡、藥物毀損等,均可「例外就醫」求診,派員至災區協助看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