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車企推出“兜底”政策

7月17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佈《關於調整超豪華小汽車消費稅政策的公告》,將超豪華小汽車消費稅起徵點從130萬元(不含增值稅)降至90萬元(不含增值稅),該政策於7月20日正式執行。這一調整使得更多超豪華車型被納入徵稅範圍。  記者日前多方走訪瞭解到,在上述政策落地前,超豪華車市場出現短暫購買熱潮。上海某超豪華汽車經銷門店銷售人員透露:“平時傍晚7點下班,那兩天加班到晚上8點以後,客戶都想趕在7月20日前開票,我一天就賣了4臺車。”其提到,7月18日單店訂車量達日常的3倍,部分門店甚至連展車也售罄。而7月20日新規執行後,門店客流量迅速恢復常態。  面對這一政策變化,部分車企也宣佈推出“兜底”方案,構築緩衝期。計稅規則更趨嚴謹  根據現行政策,汽車增值稅屬於流轉稅,在銷售環節由經銷商繳納。車輛購置稅屬於財產稅,在辦理車輛登記時由車主繳納。由於國內車輛指導價普遍包含增值稅(稅率13%),而90萬元的消費稅起徵點不含增值稅,這意味着真正需要繳納消費稅的,是售價(開票價)達到101.7萬元以上的車型。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零售價格在101.7萬元以上的超豪華車累計銷售3.7萬輛,同比下滑49%。其中傳統燃油車是絕對主力,銷售3.3萬輛,佔比近90%。市場份額方面,奔馳以48%的佔比居首,上半年銷售1.6萬輛;路虎緊隨其後,佔23%份額,銷量達8500輛;保時捷、雷克薩斯、賓利分別佔18%、8%和3%,銷量爲6800輛、3000輛和1100輛。由此可見,超豪華小汽車市場仍高度依賴傳統燃油車型,頭部品牌將直接承受政策調整帶來的壓力。  此次超豪華小汽車消費稅調整,意味着多款熱門豪車的購車成本或顯著增加。以上海地區路虎經銷商提供的數據爲例,攬勝盛世標準軸距版含稅價上漲13萬元,長軸距版上漲15萬元。保時捷卡宴高配車型、邁巴赫S480等車型,新增消費稅均在10萬元至15萬元區間。即便是豐田埃爾法這樣的高端MPV,其2025款尊貴黃金版因含稅價超過101.7萬元,較2024款同款車型(未達起徵點)的總購車成本(含加價)差距擴大至10萬元以上。  同時,計稅規則的細化也進一步強化了政策效力。新規明確,零售環節銷售額包括“精品、配飾、服務費等所有與購車相關的價款”。這堵住了此前部分車企通過拆分發票、低開發票避稅的漏洞。市場洗牌或加速  政策的調整反映出車市格局的深刻變化。往前追溯,2016年設定130萬元計稅門檻,彼時的超豪華小汽車實際成交價普遍較高,目前超豪華車型成交價有所下降,原計稅門檻已難以覆蓋。同時,新能源超豪華小汽車此前因政策因素長期免稅,與同價位燃油車的雙重稅負形成不公平競爭。新規通過“單環節徵稅”與“雙環節徵稅”的差異化設計,既保留新能源車的環保優勢,又平衡了稅賦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新規對二手車市場釋放利好。政策明確二手超豪華車交易免徵消費稅,此前部分地區對高價二手車重複徵稅的問題得以解決。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將激活二手超豪華車流通性,預計下半年該區間二手車交易量將大幅增長。  對於政策的長期影響,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超豪華小汽車佔整體車市的比例很小,政策對普通消費者無影響,更多是爲適應市場價格變化、維護稅基穩定。  事實上,面對這一政策變化,部分車企也宣佈推出“兜底”方案,構築緩衝期。捷豹路虎發佈的公告顯示,7月20日至31日,消費者購買指定車型並開具發票,新增的裸車相關消費稅由車企全額承擔。以路虎攬勝盛世版爲例,消費者在此期間購車可節省13萬元至15萬元。此外,梅賽德斯-奔馳經銷商發佈的公告稱,8月31日前購買梅賽德斯-邁巴赫S級轎車、GLS SUV指定車型,可享限時尊享價、稅改價不改,經銷商全額承擔超豪華小汽車消費稅。  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表示,車企的應對策略折射出超豪華小汽車市場的競爭壓力,政策調整可能加速市場洗牌。捷豹路虎等車企的“兜底”政策,既是爲穩住市場份額,也是應對自主品牌衝擊的防禦性舉措。  “隨着政策落地,超豪華小汽車市場正進入新的平衡期。車企的‘兜底’政策不會持久,之後終端價格將逐步反映消費稅成本。對於超豪華小汽車消費者而言,短期內趕搭‘緩衝期’末班車仍是優選;對於行業而言,此次政策調整或將成爲加速超豪華小汽車市場結構升級的‘催化劑’。”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智能網聯汽車分會秘書長林示說。 據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