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敵關稅 泰豐將處分觀音廠

泰豐觀音廠爲工業用地,基地面積共有34,688坪。

泰豐副總經理呂新義指出,公司先前因受美國反傾銷高關稅影響,造成整體營收下滑及損失,觀音廠已在2023年2月10日經董事會決議通過暫時性完全停產。

由於美國反傾銷稅率能否在近年內降低,具不確定性風險,且近期又遭逢美國對全球實施對等關稅及汽車配件(含輪胎)課25%關稅等多重產業不利因素衝擊,觀音廠重啓生產成本高於效益,已不具經濟與商業利益,所以擬永久性關廠停產。

呂新義指出,關廠的目的是爲改善財務結構、降低固定攤銷及維管費用及減少損失。此案已在13日經董事會決議通過,並將提報今年第一次股東臨時會決議。觀音廠土地、廠房交易價格擬設定不低於68億元出售,生產設備擬設定按市價出售,未來會依市場狀況及鑑價結果找選合適買家。

呂新義強調,活化資產處分在財務面可減少負債並強化財務結構,降低經營管理成本及提高營運綜效。

泰豐表示,國內二座廠-中壢廠、觀音廠關停後,輪胎本業上,已轉往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委託代工廠代爲生產、銷售。

泰豐董事會13日也通過今年第一季財報,稅後純損0.84億元,每股純損0.1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