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保費引眾怒喊卡 許宇甄:民進黨把小資族當肥鵝宰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長石崇良宣佈健保補充保費新制,股利達一定門檻需繳「補充保費」引發反彈,行政院緊急喊卡。國民黨立委許宇甄批,人民不是政府提款機,賴政府把小資族、存股族當肥鵝宰。

衛福部原本欲推健保補充保費新制,將利息所得、股利所得及租金收入將從現行每月結算改爲年度總計,1年累計逾2萬元就要收取2.11%保費,但因反彈聲浪太大,行政院緊急喊卡。

許宇甄表示,政策一丟出來,立即引發民意強烈反彈,短短七小時就被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喊停,草草收場。這種投石問路的政策操作,不僅荒腔走板,更暴露賴政府橫向溝通嚴重失能、行政團隊各行其是,重大政策思考呈現斷裂、失序,已是結構性治理危機。

許宇甄指出,健保當然需要改革,但改革必須建立在完整規畫、紮實評估與充分社會溝通之上,而不是在「沒共識、沒配套、沒說明」的前提下倉促拋案,再由行政院倉皇滅火收場。這樣的操作不叫改革,只是把政策當風向球、把人民當試驗品,試探民意反彈程度後再調整方向,根本是政治投機。政府若把全民健保當成政治靶場,對改革不但毫無幫助,更將摧毀社會信任。

許宇甄回顧民國99年的健保改革,當時健保收入與支出出現嚴重失衡,累積缺口超過千億元,當年健保總額支出已達4432億元,政府不敢拖延改革。時任衛生署長楊志良真的「戴緊鋼盔往前衝」,在政治及社會的巨大壓力下推動二代健保。雖然家戶總所得計算方式引發社會爭議,最後無法如期上路,但整個改革邏輯、財務模型、費率精算、社會溝通皆有完整脈絡。那是一套可以檢驗、能辯論、有根據的改革,即便備受批評,也看得出改革者的決心與擔當。

許宇甄批評,114年健保總額支出已暴增到9286億元,比99年支出超過一倍,財務壓力不容忽視。但民進黨政府這幾年一直高喊改革,卻從未拿出完整方案。真正面臨財務缺口時,不敢動費率、不敢檢討制度、不敢處理結構問題,只敢挑小資族、存股族來開刀。這不是改革,而是把這羣人當成肥鵝、羔羊宰割。

許宇甄再指出,補充保費原始制度設計,是避免一次性調漲一般保費造成被保險人過高負擔,因此才增加與資本所得連動的費收機制。然而制度運作十多年,早已偏離健保「按保險精神、依照所得能力公平負擔醫療成本」的初衷,變成政府向存股族、小資族徵收的準稅捐。這本來就是一項不得已、且不完美的政策折衷方案,如今健保財務出現缺口,民進黨政府不檢討制度設計本身的極限,不檢討行政浪費、不檢討藥品浪費、不檢討部分醫療行爲失衡,也不檢討中央各部會的財源分攤責任,卻第一時間再度鎖定補充保費開刀,當然會引爆強烈不滿。

許宇甄斥,這次事件完全暴露行政團隊橫向溝通的崩壞,政策七小時就出現急轉彎喊停,讓人不得不質疑賴政府根本沒有統一方向、沒有整體規畫,政府內部訊息各說各話,決策流程形同兒戲。這樣的行政團隊,如何承擔健保改革的重責大任?

許宇甄強調,健保要不要改革?當然要。但改革應建立在完整精算、合理設計、跨部會協調、社會溝通、逐步落實,而不是今天丟一案、明天收一案,把全臺2300萬人當作政策實驗品。人民不是政府的提款機,更不是民進黨政治試算的風向指標。真正的改革需要勇氣,也需要能力,而民進黨政府目前展現的只有混亂、慌亂與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