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長製藥副董事長趙菁兩會建言AI賦能中醫藥
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步長製藥(603858)副董事長趙菁就“AI 賦能中醫藥傳承創新”建言獻策,從政策規劃、技術融合、產業升級等方面,爲中醫藥現代化發展提出方案。
趙菁建議,通過建立中醫藥數據標準體系規範中醫術語,推動跨領域數據共享,並制定AI與中醫藥融合發展戰略,明確智能診斷、遠程醫療等應用場景的示範項目。在智能製造領域,她提出運用AI技術改造生產環節,包括溫溼度精準調控、中草藥成分篩選及全流程質量溯源系統構建,建議政府出臺專項規劃並設立協調機構,整合龍頭企業資源攻關關鍵技術。
作爲中醫藥行業領軍企業,步長製藥已啓動智能製造實踐。其建設的“中藥綠色智能製造工廠”實現從藥材入廠到成品出庫的全流程自動化生產,目前正探索與DeepSeek等科技企業的深度技術融合。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擁有63個獨家中成藥品種,核心產品腦心通膠囊、丹紅注射液等已進入國家診療方案,近年累計納稅近320億元,並通過“共鑄中國心”公益項目覆蓋數十萬邊疆羣衆。
在產業佈局方面,步長製藥確立三大戰略方向:加速宣肺敗毒顆粒等產品在加拿大、俄羅斯市場的國際化落地;推進BC008-1A注射液等生物藥研發;拓展化藥與疫苗領域多元化佈局。其研發投入聚焦心腦血管等大病種領域,已形成覆蓋中藥、生物藥、化藥的立體產品體系。
當前,中醫藥與AI融合已成行業趨勢。除步長製藥外,多家上市公司佈局智能診療設備研發,包括AI舌診機器人、中醫體質辨識系統等應用,通過構建涵蓋數萬方劑、藥材成分的知識圖譜,推動診療經驗數字化傳承。政策層面,上海等地已出臺文件推動名老中醫經驗智慧化整合,預示中醫藥產業正邁入“智能+科技”新階段。
步長製藥2024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全年歸母淨利潤爲-8億元至-4.3億元,較上年的盈利3.2億元轉虧。業績變動主要受兩大因素影響:一是子公司通化谷紅和吉林天成的核心產品因調出省級醫保目錄及重點監控限制,導致市場競爭力下降,公司擬對相關商譽計提減值準備約7億元至10億元;二是部分產品受醫保政策調整及重點監控影響銷量減少,收入結構變動疊加毛利率下滑。上述因素共同導致公司經營業績低於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