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會議登場 向AI傾斜

被視爲政策風向球的BTC會議,今年大大向AI傾斜,爲此,臺灣生物產業協會搶在18日先舉辦「生技產業發展策略論壇」,邀請製藥、醫材領域的五位理事長爲產業把脈,並由資誠聯合會計事務所榮譽副所長曾惠瑾與臺杉投資生技基金合夥人沈志隆解析資本市場概況,就是因應這些議題在此次BTC會議上「缺席」的問題。

本屆BTC會議三大主題涵蓋「優勢延續」、「應用創新」、「永續與調適」。開幕主題演講強調AI與大數據引領精準健康新紀元;隨後,國科會將分享臺灣生醫科技推動政策,經濟部、農業部則聚焦AI驅動產業創新與農業科技應用;而衛福部則提出「健康臺灣」政策,搭配產學專家討論如何打造生醫創新與永續生態系。

不過產業界觀察指出,本屆議程雖完整涵蓋科技導向、政策規劃與全球趨勢,但針對川普關稅、232條款因應策略,以及高齡化來臨,銀髮經濟與精準醫療應用,AI與大數據與健保資料庫及支付制度有效整合等,似乎沒有列入明確討論議題。

其次,最讓產業憂心人才斷層與跨域培育問題,特別是在AI與醫學整合、產學研連結方面,還有薪資,教育重論文、技能紮根不足等議題關注度少;業界認爲,若無長期人才戰略,臺灣競爭力恐難延續。

在產業發展面,生技領域高度依賴長期資金支持,資本市場、創投與授權交易模式的設計亦值得納入討論。同時,疫情後的全球藥品短缺經驗也顯示,CDMO、原料藥及供應鏈在地化,面對關稅和232條款的衝擊,也是臺灣需提前佈局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