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依拉》《臍帶》《獵虎》……內蒙古電影刷屏亞洲電影節

(原標題:《波依拉》《臍帶》《獵虎》……內蒙古電影刷屏亞洲電影節)

2025年4月23日,金海燕獎·首屆亞洲藝術電影節在中國澳門舉辦,內蒙古題材電影表現亮眼。其中,聚焦人與駱駝共生主題的影片《波依拉》獲得鄉土紀事單元“最佳故事片”提名;親情佳作《臍帶》的兩位主演—金雞獎最佳女主角巴德瑪與遊牧電子音樂人伊德爾分別獲得鄉土紀事單元“最佳女主角”與“最佳男主角”提名;緝毒題材電影《獵虎》獲得時代激流單元“最佳導演獎”提名。

獲獎名單

獲獎名單。

《波依拉》《臍帶》《獵虎》

代表內蒙古的電影力量

走上了亞洲的星光大道

作爲觀衆的你可能對

他們的內容耳熟能詳

但還是請跟隨小編

一起進入奇幻的電影世界

重溫電影裡的感動與震撼

電影《波依拉》

這是由內蒙古知名導演鄂布斯

聚焦動物保護

歷經數年精心打磨的作品

電影《波依拉》向觀衆展示了

一段關於人與駱駝的深情羈絆

同時兼具養眼的草原風光

將給觀衆以視覺上的衝擊

和心靈上的震撼

波依拉

該片在2020年榮獲金雞獎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提名。作爲鄂布斯創作的中華民族生命文化系列電影的首部作品,電影將草原民族的精神面貌展現給更多觀衆,《波依拉》將視角放在人與動物共生這一主題上,將波依拉與主人的深厚情感刻畫得十分令人動容,種種動人的情節,在導演鄂布斯的鏡頭下體現得淋漓盡致。

而除了深刻的情感表達,影片在畫面呈現上同樣可圈可點。人頭攢動的那達慕大會、廣袤無垠的內蒙古草原、肆意奔跑的野生動物等,亦是一次洗眼級的視覺享受,讓人更爲期待。

鄂布斯表示:“拍攝這部電影,就是希望帶給觀衆至真至善的體驗,通過波依拉的故事,我相信大家都能體會到這份難能可貴的情感。”

電影《臍帶》

電影《臍帶》。

電影《臍帶》由青年導演喬思雪編劇執導,曹鬱、姚晨監製,巴德瑪與伊德爾主演,以阿爾茲海默症母親與北漂兒子的尋根之旅爲主線,用“臍帶”意象重構傳統母子關係。影片全程於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拍攝,憑藉獨特的女性視角與人文內涵呈現瞭如詩如畫的草原美學與生死輪迴的哲思。

城鎮的家、草原的家、尋找半生半死樹的路途構成了影片的故事空間,以一種折線式的行動流動、延伸。(阿魯斯帶着母親回到草原的家後又折返回城鎮的家,後又回到草原的家;在尋樹途中遇到封閉牧場被無人機勸退後繞路)物理存在的空間組合使得原本的空間意義發生變化,產生更多有意味的形式。

圖片來源《臍帶》。

母親在城鎮的家中居住了五年,這個家象徵着母親娜仁左格的現實生活環境和她的記憶斷層。在城鎮的家中,娜仁左格患有阿爾茨海默症,逐漸失去了對現實世界的認知,包括對自己的兒子和周圍環境的記憶。這個家雖然爲她提供了物質上的庇護,卻無法填補她精神上的空虛和對過往生活的渴望。臥室牆壁上的繪畫即半生半死樹、蒙古包、羊羣,無疑不是對真正的家的懷念。另外,城鎮的家也隱喻了現代生活與傳統文化之間的衝突。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許多人離開了自己的故鄉,前往城市生活。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往往失去了與傳統文化和自然的聯繫,感到迷茫和空虛。

電影《獵虎》

電影《獵虎》。

電影《獵虎》由內蒙古峪辰影業有限公司出品,劉尚編劇執導,本土演員斯力更、諾敏達來,特邀演員任樂等領銜主演,這部全程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後旗取景的作品,以拳拳到肉的打鬥、蒼茫壯闊的戈壁風光,登頂愛奇藝多個榜單首位。劉尚帶領本土團隊,用標準焦段寫實拍攝還原內蒙古的“天然影棚”魅力,讓觀衆在緝毒警的生死抉擇中,感受草原硬漢的血性與柔情。

電影《獵虎》。

《波依拉》的生態哲思

《臍帶》的親情療愈

《獵虎》的硬核輸出

都彰顯了內蒙古民族電影的

文化自信與創新活力

期待有更多內蒙古電影創作者

讓內蒙古電影事業邁向更高臺階

監製:趙靜

文案:欽柏

來源:內蒙古網絡文藝傳播中心、內蒙古電影集團、內蒙古文藝

編輯: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