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灣阿拉伯金主國狂撒大錢「收買」川普 打醒以色列看清現實

美國總統川普13日在利雅德王宮的簽約儀式中,和沙烏地阿拉伯王儲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交換文件。(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透過金融濾鏡來看全世界,如今中東動能正在轉變。當卡達可能送他1架豪華飛機的消息傳出時,以色列人在聊天羣組裡瘋傳一個對等提議,那就是:爲川普在交通宛如噩夢般的特拉維夫(Tel Aviv)提供專屬停車位。

《政治》(POLITICO)新聞14日分析指出,這雖是玩笑,但卻凸顯了本週川普中東行讓以色列人空前清醒的現實——在這位喜歡將治國方略以經濟爲主的美國總統面前,以色列沒辦法像許多鄰國那樣,拿不出太多實質的經濟利益。

長久以來,美國兩大黨總統都提供以色列近乎無條件的支持。然而,但衆所周知,川普在總統任內採取了一種更交易化,甚至有些人認爲是腐敗的做法,尤其是在他的第二任期內。他想要交易、交易、更多的交易,無論是物質上援助美國人民,還是對自己和家人,都是如此。

如川普到訪的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正捧着數以千億計美元對美投資、和川普家族企業簽約,並以天價軍購等手段示好。單是5月14日,沙國就承諾對美投資6,000億美元(約18兆臺幣),其中1,420億美元(近4兆臺幣)爲軍售。反觀以色列,每年需依賴美國納稅人數十億計美元軍援,很快就必須重新談判2028年到期的十年軍援備忘錄。

當現任和前任美國和以色列官員被問及,以色列能做什麼,好匹敵這些阿拉伯國家的闊綽出手時,他們的回答很直白:什麼也做不了。以色列的優勢在於華府的政治人脈、美以安全,技術和情報合作,還有長久合作的淵源。而許多美國人對這個國家懷有特殊情感,是因爲它是多種宗教的聖地。但對川普來說,眼前以色列缺乏經濟籌碼,要想影響這位白宮主人確實可能是劣勢。此外,以色列不斷有複雜的需求,也沒什麼幫助。猶如以色列分析家艾芙隆(Shira Efron)所說的:「川普滿心都是川普和美國優先,對吧?」她指出,阿拉伯國家奉川普如王族,「他們有川普高球場、飯店、飛機...問題只在於,要何時動用這些經濟槓桿,要求他約束以色列在加薩和伊朗的行動?」

種種跡象顯示,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已察覺,阿拉伯國家影響力攀升。5月13日外泄的談話顯示,他告訴國會議員,以色列應逐步放棄每年約40億美元(約1,207億臺幣)的美國軍援。這樣不僅能迎合川普「盟友應自負防衛開支」的主張,也爲2028年軍援協議到期預作準備。美國駐以色列前大使夏皮洛(Dan Shapiro)警告:「以色列必須準備面對遠比以往更具交易性的談判,而重點將轉向『以色列能爲美國做些什麼,以及美國將從諒解備忘錄中得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