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若威、華星光 四檔亮
隨AI晶片算力大幅提升,對資料傳輸速度要求大增,使得CPO(共同封裝光元件)躍居產業發展主流。聯合報系資料照
隨AI晶片算力大幅提升,對資料傳輸速度要求大增,使得CPO(共同封裝光元件)躍居產業發展主流。昨(14)日臺股雖拉回修正,不過CPO概念股波若威(3163)、華星光(4979)在市場買盤大舉追捧下,股價雙雙亮燈鎖漲停,表現強勢。
法人指出,CPO是將光模組與晶片封裝,將訊號互聯的部分泛光化,極小化電鏈路長度,可大幅加快頻寬與傳輸速度,並可降低功耗。大摩估,從2023至2030年,CPO市場規模將由800萬激增至93億美元,CAGR高達172%。
圖/經濟日報提供
事實上,除博通、邁威爾、輝達是全球CPO晶片設計的領頭羊外,臺系供應鏈也將成爲受惠大贏家。
波若威方面,法人指出,該公司爲光纖被動元件代工廠,四大主力產品中,CPO主要出貨資料中心用光收發模組內的光纖套件,加上客戶需求逐漸往800G、1.6T規格升級,有望帶動光纖連接器與光放大器的營運成長。
至於華星光,法人認爲該公司今年的營運成長主要來自DCI、CW Laser代工、及光學引擎ELS等三大塊。而隨AI熱潮席捲全球,華星光目前開發重點,包括800G、1.6T應用的70/100mW CW LD及矽光子應用技術等。
權證發行商建議,看好波若威、華星光等「CPO概念股」後市股價表現的投資人,可挑選相關連結的認購權證進行佈局。挑選標準,則以價內外5%以內、剩餘天數五個月以上等條件爲主,藉以放大槓桿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