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明批川普 用黃仁勳取代官員
圖爲2025年4月30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聆聽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發表講話。(美聯社)
美國前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6日外媒訪談上警告,中國可能運用經濟與航運壓力,迫使國際承認對臺的主權主張,在不發動全面戰爭的情況下引爆臺灣危機,讓「川普等人夜不成眠」。他更批評川普輕忽國安,大幅縮減國安人員,部分職能甚至轉交黃仁勳等非正式顧問,讓私部門影響國安政策。
博明在財經資訊平臺Top1000Funds訪問中警告,川普並未將國安視爲優先事項。川普今年縮編國安會之後,白宮僅剩約30名官員處理國安事務,多數職能已被私人顧問所取代,讓美國的國安政策陷入短視近利。
他進一步指出,科技業高層取代了官員的職能,例如加密貨幣專家薩克斯(David Sacks)和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博明評論,黃仁勳雖然沒有擔任公職,卻是川普在科技領域的首席顧問,早已實質取代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先前在政府中的角色,並影響國安與技術政策。
《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川普7月改變政策,允許輝達向中國出售H20晶片,其實與黃仁勳的遊說密切相關。消息指,黃仁勳會晤川普時用圖表論證高關稅對美國晶片業反成阻力,並提出上繳15%中國銷售額作爲回報。
展望未來的中美關係,博明表示,川普將面臨兩難:一方面試圖對中國徵收高關稅,另一方面意識到中美正在快速脫鉤。然而,陸方即使不引發熱戰,也有許多方法能讓臺灣的處境更加艱難。博明舉例,陸方若要求航運公司須獲陸方批准纔可進入臺灣港口,等同迫使企業在臺灣主權主張與大陸市場之間擇一。
他警告,中國奪取臺灣不僅是領土擴張,更是實現「突破第一島鏈」戰略目標的前置準備。在中國現行理論中,目前的第一島鏈如同閘口,中國艦艇和戰機都必須經過層層限制。因此只要攻下臺灣,就能有效包圍日本,甚至切斷日本的能源與糧食供應。博明因而強調,即使只是一份相關領域的通告,也可能引發真正的臺海危機,全球都應保持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