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海3國斷開前蘇聯最後臍帶!迎來連結歐盟電網歷史時刻

波羅的海3小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8日正式與俄羅斯電網脫鉤,9日連接歐盟電網。圖爲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能源博物館外的倒數計時看板。(美聯社)

波羅的海3小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在脫離前蘇聯30多年後,8日各自正式脫離俄羅斯電網,預計格林威治標準時間9日12時經由波蘭與歐盟電網同步。3小國與俄國之間從二戰結束以來的電力連結從此完全脫鉤,達成與歐盟更緊密融合的歷史進程。俄國在波海的飛地加里寧格勒也將成爲歐陸最新的「能源孤島」。

綜合路透社、英國廣播公司(BBC)8日報導,波羅的海3小國原本都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蘇聯1991年12月解體之後,3小國再度成爲獨立國家,2004年加入歐盟與北約,電網仍與俄連結,在歐盟有如「能源孤島」。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3小國堅定挺烏、停止採購俄國電力,但持續依賴俄羅斯控制電網頻率並穩定供電網,以免停電。

二次大戰結束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的電網與白俄羅斯、俄羅斯連結,以5國國名字首縮寫稱爲「布雷爾電網」(Brell grid),長期幾乎全受莫斯科掌控。3小國幾十年前就有意脫離俄羅斯主電網,2014年俄國併吞克里米亞後,這個議題白熱化。8日斷開的電網是3國與俄羅斯之間僅存的連結。

8日、9日2天是這場歷史級的電網切換期間,9日接上歐盟電網之前,3小國的電力系統本週末將處於短暫的獨立運作期,只靠己力支撐用電。民衆均接獲通知要替設備充飽電、儲備糧食飲水,爲惡劣天候做好準備。爲因應供電可能不穩,政府籲民衆儘量別搭電梯,部分地區交通號誌暫時停用。

3小國與俄羅斯邊界總長874公里。波羅的海過去18個月內接連發生疑似電纜、電力、天然氣管線設施破壞事件,電纜毀損至少11起。當局已警告,電網切換期間與初期仍有潛在風險,破壞、網攻、假消息都可能出現。愛沙尼亞商家發現發電機銷售量激增,足見民衆對過渡期的憂慮。波蘭電網營運商PSE將派遣直升機、無人機巡邏與立陶宛之間的電網連結線路。

立陶宛能源部長瓦伊丘納斯(Zygimantas Vaiciunas)表示,努力多年的目標終於實現,「一切都在控制之中」,電力一旦短缺,用電大戶將暫時與電網斷開,以維持基本供電。愛沙尼亞外長薩克納(Margus Tsahkna)說,波海國家終結對於俄國的能源依賴,「侵略者無法再把能源用作對付我們的武器」。拉脫維亞能源部長梅爾尼斯(Kaspars Melnis)表示,與俄國電網脫鉤後,「電力系統穩定,過程順利」。

愛沙尼亞前總理、歐盟對外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說,這是「自由與歐洲團結的勝利」。3小國官方均將爲此舉辦慶祝活動,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架起巨型時鐘倒數計時,9日將有一場具備里程碑意義的儀式登場,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會親自出席。

對俄國而言,位於波海的飛地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將無法連接俄國主電網,電力系統只能靠俄國自行維護支應。2018年以來,3小國爲了準備改投歐盟電網,已耗費近17億美元升級電網設備;莫斯科則投注約10億美元因應,包括在加里寧格勒建設天然氣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