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o以金馬59主視覺二度獲得倫敦D&AD首獎

2023倫敦D&AD首獎於2023年5月25日正式公佈最終得獎名單,Design類最高榮譽-黃鉛筆獎與木鉛筆獎,由Bito以2022 59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海報設計及動態設計」獲獎,這也是Bito第二度獲得此獎項,創下臺灣新紀錄。

Bito以金馬59主視覺二度獲得倫敦D&AD首獎。圖|Bito

Bito創意總監劉耕名致詞時特別提到:「實在是太高興了!第一年獲得首獎應該有點運氣,因爲實在機率很低啊!但是連續兩年得到D&AD黃鉛筆,我敢大聲的說我們臺灣的設計實力是不容忽視的!能夠把金馬的海報帶到倫敦的南岸電影院,站在設計的最高殿堂舉起這支黃鉛筆,這份榮耀是屬於團隊的,包括Bito團隊、電影質感師陳興發老師的團隊、金馬執委會的團隊,以及所有的電影人。」

Bito設計團隊。圖|Bito提供

能再次得到最難獲得的黃鉛筆殊榮,劉耕名認爲,重要的是獲獎背後的堅持及意涵,在設計的過程中,一次次以品牌的專業角度,突破自我,帶來金馬意象動態的嶄新詮釋,方能在全球幾萬件作品激烈競爭中勝出,再次拿下D&AD獎黃鉛筆。劉耕名相信這也會對臺灣創意設計產業的振奮與刺激,打開整體產業的全球視野,加深對臺灣本土團隊表現的信心。

什麼是D&AD獎黃鉛筆?

這是設計界最難獲得的獎項,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團隊1萬多組報名,參賽作品高達3萬多件,最終獲獎率僅 5%。而評委的「一票否決權」讓僅有 0.25% 的作品可獲最大獎-黃鉛筆獎。Bito團隊於去年以58屆金馬獎視覺設計首度捧回臺灣首座設計類黃鉛筆,今年更以59屆金馬獎視覺設計再度蟬聯該獎項,刷洗臺灣獲獎紀錄。

這是設計界最難獲得的獎項的黃鉛筆獎。圖|Bito提供

59屆臺北金馬影展主視覺

2022臺北金馬影展於11月2日至20日展開,第59屆邀請劉耕名擔任視覺統籌,率領Bito設計團隊量身打造一系列精彩視覺設計,在公佈的主視覺中,不僅將59字型構成金馬圖騰,並同步釋出動態影像,兩者之間充滿巧思。

金馬59主視覺。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由劉耕名率領的Bito設計團隊,與上屆金馬獎「年度臺灣傑出電影工作者」得主質感師陳新發攜手打造,以「凝視痕跡:如何和變動與未知共存」視覺主題致敬電影人,將他們對電影的付出與磨練,化身成主視覺上的真實痕跡,也象徵金馬殿堂的背後,是所有電影人的努力證明。

金馬獎質感師陳新發。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主視覺設計回顧年度事件

這一年,全球面臨疫情、戰爭,以及各種無可預期的考驗,卻也看到人們的因應和改變。這個境況和電影產業十分相似,因爲電影人經常在拍攝現場解決各種隨機狀況,克服天候或人爲因素。他們身上的曬痕、汗漬和傷疤,器材表面的刻痕、斑駁與磨損,都顯示着拍電影是個難題,電影人卻依然堅持不懈,「這些堅持理念永不妥協,汗水淚水及所有磨損過程,都會是拍片人的勳章」。每部光鮮亮麗作品的背後,是無數個電影人努力的痕跡,這些痕跡日復一日地積累,最終成爲觀衆眼中的影像。

Bito主視覺設計概念

因此Bito在這次金馬59主視覺設計中,嘗試將電影創作與拍攝歷程「視覺化」。將59字型構成金馬圖騰,透過90度翻轉平面主視覺,瞬變爲3D立體金馬字體設計。爲了精準呈現這個視覺驚喜,Bito更設計打造一座雙向性的數位雕塑,模擬測試視角轉變的效果。

金馬59橫式主視覺。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而在3D立體金馬字體設計的表面質感上,由陳新發率領的法蘭克質感創作團隊,還原重現電影拍攝現場的氛圍與情境。以幕後工作人員避免光線反射的黑色服裝爲底色,呈現噴漆顏料水漬、定位膠帶的標記、支撐劇組踩踏的蘋果箱與器材的磨損刮痕,與各種文字與記號,這些層層交疊的痕跡,都是銀幕前看不到的無聲歷程。

Bito主視覺設計色調

視覺色調上,以亮橘作爲主色調,更顯大膽活力。字體上,則選用無襯線字體的設計,讓整體視覺在現代摩登和隆重大器間取得平衡。2022金馬影展於11月2日至20日舉行,第59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11月19日在臺北國父紀念館登場。

金馬59直式主視覺。圖/金馬執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