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刃破雪淬良才 黑土育英擎未來——解讀黑龍江冰雪人才戰略的亞冬答卷
中國體育報記者 傅瀟雯
2月14日,哈爾濱第九屆亞冬會落幕,龍江冰雪健兒獲得13枚金牌、8枚銀牌、8枚銅牌,打破3項亞洲紀錄,創黑龍江籍運動員參加亞冬會歷史最好成績,助力中國體育代表團登頂金牌榜和獎牌榜榜首,爲亞冬會增添了一抹亮麗的龍江底色。近年來,黑龍江省全面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創新構建“良選、優育、精養、廣聚”人才發展體系,依託政策指引、舉措創新、保障升級三大旗艦工程,全面打通冰雪人才培養全鏈條各環節,爲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堅持規劃引路 精心構建冰雪人才發展矩陣
完善頂層設計選人才。黑龍江省深入實施人才強體戰略,將體育人才隊伍建設納入全省“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整體目標統籌推進,拓寬人才選拔視野,通過完善試訓轉正標準,簡化優秀運動員招錄程序,有效鎖定並留住一批好苗子,近年來有720餘名試訓運動員轉正爲省直優秀運動員,在哈爾濱亞冬會中表現出色的李心鵬、楊濱瑜、於詩惠等運動員均爲近年招錄進隊,政策成效初步顯現。
制定發展方案育人才。黑龍江省從健全人才選拔與准入體制機制、完善競技體育保障體系兩方面入手,出臺了《黑龍江省體育系統貫徹落實〈體育強國建設人才規劃(2023—2035年)〉實施方案》。作爲冰雪運動強省,黑龍江結合省情特點,將亞冬會籌辦舉辦、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冰雪體育示範區建設、冰雪運動標準化推進及中俄體育人才交流等關鍵要素融入全省體育人才發展規劃,藉助重大賽事、重點工作平臺,精心培育冰雪人才。本屆亞冬會從各領域選派900餘名管理人才成立籌辦工作專班,創造了籌辦時間最短、參賽規模最大等多項紀錄,以超短週期刷新大型國際賽事4至7年的籌辦節奏,上演了一場“580天的奇蹟”。
優化引育條件聚人才。規範柔性引才標準,根據急需必要、保持優勢等原則,採取一事一議方式確定引進高水平教練員事宜,2024年度通過柔性引才方式,成功引入6名俄羅斯、韓國、芬蘭等外籍冰雪體育教練員執教省隊。擴大高層次人才認定範圍,將符合條件的國際、洲際及全國比賽雙人、團體、集體項目的主力運動員和主教練員納入省級高層次人才認定範圍。目前,全省已有102名冰雪人才被認定爲高層次人才,享受子女入學、配偶安置、體檢就醫、交通出行等7方面24項便捷服務,爲冰雪人才的匯聚與成長營造了更加優越的發展環境。
堅持多維賦能
聚力建設冰雪人才培育高地
通過“以產育才”“以賽交流”雙擎驅動,推進“產+賽+才”融合,釋放倍增效應。黑龍江省多年來大力發展賽事經濟,持續增加基礎設施投入,2024年全省冰雪運動總產值已達525.8億元。爲進一步釋放冰雪運動潛能,出臺了《關於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實施方案》,支持省內高校、職業院校開設冰雪運動訓練、冰雪設施運維與管理等冰雪特色專業。同時,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等攜手合作,共建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協同培育冰雪領域專業人才。充分發揮國際賽事牽引促進體育人才交流的紐帶作用,打造了上合組織冰球、雪地足球及雪地自行車三大系列品牌賽事。與俄羅斯阿穆爾州體育部明確合作舉辦中俄國際冬季運動體育系列賽事,並計劃藉助哈洽會平臺舉辦中俄體育交流周,逐步形成國際冰雪人才交流的橋樑與樞紐。通過“一市一品”“省隊市辦”兩翼齊飛,實現“大賽型人才”集聚,增強競賽硬實力。集中各地傳統優勢項目,精心打造伊春冰壺、鶴崗高山滑雪、雞西越野滑雪“一市一品”等特色冰雪品牌。七臺河市作爲成功典型,榮獲“奧運冠軍之城”“國家奧運後備人才梯隊城市”稱號,其首創的“七臺河模式”構建了從基層隊到國家隊的完整培養體系,形成“特色校―基礎班―重點班―省隊―國家隊”的金字塔型選材輸送模式。截至2024年,僅七臺河市短道速滑項目就向國家隊輸送運動員43人次、向省隊輸送運動員326人次,吸引湖北、內蒙古等20餘個省區市體育部門赴七臺河市進行人才交流。黑龍江省還大力推行“省隊市辦”“省隊校辦”等新型培養模式,與齊齊哈爾市、七臺河市、哈爾濱體育學院等地市、高校聯合辦隊,拓寬後備人才培養渠道,這一創新舉措培養出臧一澤等優秀運動員,在本屆亞冬會上,臧一澤贏得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金牌以及女子1500米銅牌,併成功當選亞奧理事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將爲中國與亞洲各國進行冰雪人才交流發揮積極作用。通過“體教融合”“冰雪培訓”二勢共進,以人才開發反哺冰雪運動發展,形成良性閉環。黑龍江省堅持在體教融合供需兩端協同發力,將冰雪運動作爲青少年必修課融入校園日常,打造冰雪特色課程實施基地學校。全省中小學冰雪體育開課率達到87.1%,創新開發雪地手球、冰上游戲等18個教學項目。每年舉辦青少年冰雪體育賽事活動2300項次以上,參與人數200萬以上,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從事冰雪運動,爲全省冰雪運動後備人才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哈爾濱市平房區南城小學建立了國內首個小學校園冰球館,承辦了本屆亞冬會冰壺比賽,是黑龍江省積極推進體教融合成果的生動案例。堅持開放冰雪人才資源全民共享,面向全國培養輸出社會服務型冰雪人才,僅2024年,黑龍江省就已累計爲17個省區市培訓122批次、6000餘名滑雪社會體育指導員,佔全國培訓總量24.35%,位列全國第一,並率先組建70餘人的省級體育行業職業技能鑑定質量督導員隊伍,進一步規範冰雪人才培訓服務,爲冰雪運動的普及推廣作出龍江貢獻。
堅持獎扶並舉
系統優化冰雪人才支持體系
以獎爲先,健全運動員獎勵體系。黑龍江省不斷完善優秀運動員與教練員激勵機制,“十四冬”結束後,迅速出臺《黑龍江省優秀運動員和教練員激勵措施》,大幅提升奧運會、全運會冠軍獎勵標準近50%,並對排名2至8名運動員的獎勵標準同步優化提升,僅“十四冬”獎勵總規模增支近1倍。同時,結合建隊情況及時更新與成績津貼掛鉤全國比賽名稱目錄,新增6個冰雪運動大項、更新11個小項,充分保障了運動員切身利益。完善賽事輸送激勵,基層教練員輸送獎勵規模提高3倍,輸送年限延長2倍,進一步夯實“地市—省體校—省隊”三級人才輸送體系,有效激發基層輸送熱情。暢通渠道,突破人才職業晉升壁壘。聚焦冰雪體育人才發展前景,推動職稱評審破格政策落地,奧運冠軍留隊任教直接兌現正高級崗位工資待遇,吸引高水平冰雪體育人才投身教練事業。將省級冰雪項目訓練單位的專業技術高級崗位比例提高5%,針對亞冬會主場備戰特點,階段性再調高3%正高級專業技術崗位結構佔比。出臺《深化體育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優化有效業績、有效賽事、有效輸送等職稱評價標準,讓更多符合條件的冰雪人才享受政策紅利。拓展“出口”,推動退役人才職業轉型。黑龍江省每年堅持舉辦各類退役運動員職業轉換過渡期培訓班,根據企業需求積極推廣訂單式培養模式,幫助退役運動員通過培訓實現社會化就業。積極搭建退役運動員進學校任教練員的橋樑,舉辦運動員轉型教練員崗前培訓班,促進優秀退役冰雪人才向教育系統流動。科學制定優秀退役運動員留隊任教標準,採用直接考察招錄的方式優化留隊任教程序,近年來共有88名優秀退役運動員留任省直運動隊教練員。
冰封蓄勢七十載,黑土育英終燎原。未來黑龍江省將繼續擦亮冰雪人才大省的金字招牌,讓冰雪基因在“後亞冬時代”繼續迸發更澎湃的動能,書寫從“冰雪冷資源”向“人才熱經濟”轉化的時代篇章。
來源:中國體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