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潮下淡出視線的中小券商:萬和證券將成爲國信證券控股子公司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域 實習生李怡峰 深圳報道

又一家中小券商將逐漸淡出大衆視線。

近日,國信證券公告稱,擬以發行A股股份的方式,向深圳市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鯤鵬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和深業集團有限公司等收購其合計持有的萬和證券96.08%股份,交易作價51.92億元。本次交易不涉及現金支付,亦未設置業績補償機制。

值得關注的是,國信證券與萬和證券在體量上存在顯著差異。據悉,交易完成後,萬和證券將成爲國信證券控股子公司。

國信證券表示,此次收購萬和證券,有助於公司把握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政策優勢和發展機遇,在跨境資產管理等國際業務及創新業務方面實現突破,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同時,本次收購能進一步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

本次合併發生在券業新一輪併購潮的窗口期。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監管層多次鼓勵頭部券商通過收併購的方式做大做強。在監管支持併購重組打造航母級證券公司的背景下,通過橫向併購與縱向產業鏈融合的路徑,實現資本與實力的提升成爲了頭部券商發力的重點。

那麼,時代的浪潮中,誰能傲立潮頭,誰將淡出視線?

交易作價51.92億元

國信證券收購萬和證券有了新進展。

近日,國信證券公告稱,擬以發行A股股份的方式,向深圳市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鯤鵬股權投資有限公司、深業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深圳遠致富海十號投資企業(有限合夥)、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海口市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收購其合計持有的萬和證券96.08%股份,交易作價51.92億元。

交易完成後,萬和證券將成爲國信證券控股子公司,國信證券總股本將從96.12億股增至102.16億股。

國信證券表示,本次交易前,公司爲綜合類證券公司,本次交易爲證券公司之間合併重組,交易雙方均爲綜合類證券公司。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的主營業務不會發生變化。

同時,本次交易前後,國信證券控股股東均爲深投控,實際控制人均爲深圳市國資委,本次交易亦不會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變更。

目前交易已獲國信證券股東大會批准,但仍需履行深交所審覈、中國證監會註冊等程序。公司提示,若審批進度不及預期或標的資產出現重大風險,可能導致交易中止。

淡出大衆視線

公開資料顯示,2002年1月18日,萬和證券經紀有限公司在海南省海口市註冊成立,2016年7月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變更爲萬和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經過2014年至2017年多次增資擴股,公司目前註冊資本22.73億元,控股股東爲深圳資本集團,實際控制人爲深圳市國資委。

財務數據顯示,萬和證券2023年淨利潤僅6154萬元,2024年上半年虧損2372.8萬元,儘管2024年下半年業績回暖,但2024年1-11月淨利潤微增至0.29億元。

4月8日,國信證券發佈業績快報,2024年公司預計營業收入201.67億元,同比增長16.46%;預計實現利潤總額人民幣90.7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2.31%;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82.17億元,同比增長27.84%。

國信證券與萬和證券在體量上存在顯著差異。

據瞭解,本次交易完成後,萬和證券將成爲國信證券控股子公司。國信證券將在保證對萬和證券控制力及其經營穩定性的前提下,加快完成對萬和證券的整合,在業務、人員、財務、管理等各方面進行規範,最大化發揮規模效應及業務協同作用,穩步推進並實施公司發展戰略,提升公司經營效率,並結合標的公司的區位優勢,充分挖掘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擴大市場規模,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及品牌影響力,提高公司整體市場競爭力及盈利能力。

新一輪併購浪潮

在監管政策鼓勵下,多家券商積極推進收購合併計劃。

目前,由國泰君安證券與海通證券合併組建的新券商國泰海通證券已正式完成更名。公告顯示,國泰君安證券已於4月3日完成公司名稱、註冊資本等事項的市場主體變更登記手續,取得了新的《營業執照》,後續將向上交所及香港聯交所申請變更公司A股、H股證券簡稱。

此前,國聯證券發佈公告,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公司變更名稱爲“國聯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2月14日,“國聯民生”正式亮相A股。

此外,“浙商+國都”持續推進,還有涉及湘財股份、西部證券、國融證券等券商機構的多起併購案落實新進展。

“證券行業格局將發生較大變化。”華泰證券金融首席分析師沈娟預計未來將朝着兩大方向演繹:一是存量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下,核心競爭力除業務創新探索之外,風險控制能力是重中之重,優秀的龍頭券商業務結構均衡、內控合規完善,有望在嚴監管的環境下保持經營的穩健性。二是監管明確提出鼓勵頭部機構通過併購實現做大做強,同時致力於打造國際一流投行,未來龍頭券商、具備資本實力的區域券商,可通過持續外延併購實現擴張,行業格局呈現整合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