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腸胃炎大流行 醫:開水可加「這一樣」清腸胃

病毒性腸胃炎大流行,多爲諾羅病毒感染引起,醫師呼籲民衆加強手部清潔、飲食衛生。圖/123RF

一名40歲女性,身體虛弱走進門診,看上去臉色蒼白、眼睛凹陷。「醫師,我已經拉了40幾次......」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朱光恩表示,這名患者明顯有脫水症狀,可能引發低血容性休克,趕緊轉急診治療。

朱光恩指出,診間有許多急性腸胃炎患者,多爲感染諾羅病毒,尤其連假過後,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明顯上升。「一般健康狀況良好的成年人,拉吐症狀大約3天左右,但小孩、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要特別注意是否有嚴重的嘔吐與腹瀉,以及發燒、倦怠甚至抽搐,仍應該送醫。」他說。

民衆在出現嘔吐、腹瀉症狀時,常會擔心是得了諾羅病毒還是感冒,朱光恩說,感冒分爲病毒及細菌感染,細菌感染造成的感冒,主要爲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上呼吸道症狀,合併發燒。病毒感染的感冒主訴是嘔吐、噁心、腹瀉,還可能出現頭痛、肌肉疼痛;最常見的是諾羅病毒、輪狀病毒及腺病毒。

其中,諾羅病毒易引起嘔吐和腹瀉等消化道症狀較爲明顯,腺病毒及輪狀病毒可能同時侵犯呼吸道,尤其腺病毒會有俗稱「紅眼症」的眼睛發炎。朱光恩強調,諾羅病毒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染,極少的病毒量就會傳染,非常容易引發羣聚感染,一人中獎,全家遭殃。

朱光恩提醒,諾羅病毒對酒精具有抗性,無法使用酒精消毒、乾洗手殺死,一定要用肥皂洗手,做好個人衛生防護。且食物要徹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貝類水產品,若來自受污染的水域,也有可能造成諾羅病毒食品中毒。

若不幸得了病毒性腸胃炎,朱光恩建議,多休息、多喝水。諾羅病毒、輪狀病毒及腺病毒並沒有疫苗可以預防,只能進行「支持性療法」。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並補充水分,在白開水中可加入少許的鹽,補充鉀與鈉平衡電解質,預防脫水引起的抽搐、抽筋。

另外,要避開甜食、奶製品,這些食物會讓嘔吐腹瀉加劇;可吃些蘋果,或將蘋果磨成泥,補充水溶性膳食纖維,有助於緩解腹瀉。朱光恩表示,諾羅病毒導致的急性腸胃炎沒有特效藥,多休息外、注意營養及水分是最好的治療方法;若合併高燒不退、嚴重脫水,建議症狀無法緩解及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