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業者轉移新北嘆「臺北管理太嚴」 籲市府規劃殯葬專區減少衝突

民衆不滿居家附近全是設置殯葬用品區。記者洪子凱/攝影

臺北市第一殯儀館拆遷後,周遭不少殯葬業者到二殯,引起在地聲音反對,更有議員指出,有些業者未有申請營業登記,實際卻從事殯葬服務。業者說,若販售花卉、骨灰罈並非法規的殯葬特許行業,追根究底是臺北市遲遲無法規畫殯葬專區,也讓業者從北市改到新北。

殯葬業相關人士透露,由於殯葬業爲特許行業,要先通過殯葬管理處的許可,才能設立公司,公司設立後也必須加入該地公會,持有公會製作的識別證才能使用懷愛館設施。

他說,因此無殯葬禮儀服務業許可的業者無法從事殯葬服務,因此第一殯儀館拆除而遷移至懷愛館周邊的殯葬禮儀服務業者,同樣需要獲得殯葬處許可方能設立或變更,而目前臺北市許可營業的公司行號有307家。

他說明,因殯葬法規規定殯葬禮儀服務業者營業場所僅能做辦公室使用,不能陳列商品,而殯儀館周遭販售花籃、骨灰罈、棺木等未申請殯葬特許也未實際執行禮儀服務之業者,反而可以陳列殯葬相關商品。站在一般民衆的角度上,很難辨別或容易混淆。

傳統以來,殯葬業者多聚集在第一、第二殯儀館周邊,業者說,市府拆除第一殯儀館後所衍生的問題至今仍未獲得解決。如喪禮、告別式等集中至懷愛館後,旺日停車位嚴重不足的問題,是業者執行業務時的極大困擾。

他坦言,因殯葬業者多被歸爲嫌惡設施,臺北市遲遲無法規劃殯葬專區,使殯葬業者受都市計劃規定重重限制。「北市的殯葬業的管理相當嚴格。」因殯葬禮儀服務業可申請跨區備查,若遷移到外縣市再通過跨區備查後同樣可至臺北市使用懷愛館設施。

他說,一昧取締只是對臺北市業者不公,期望市府能做好輔導或能規劃殯葬專區,以減少業者與民衆間的對立。

知情人士坦言,殯儀館周遭販售花籃、骨灰罈、棺木等未申請殯葬特許也未實際執行禮儀服務業者,反而可以陳列殯葬相關商品。記者洪子凱/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