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隻盯着iPhone!蘋果靠“看不見的服務”在悶聲發大財

別以爲蘋果只賣手機!

這個曾差點倒閉的車庫小作坊,靠3個“不起眼”的動作翻身。學會這招,普通人也能破局!”

蘋果的逆襲堪稱傳奇。你可能知道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在車庫創立了蘋果,推出Apple I/II電腦,一度風光無限。但到90年代,它瀕臨破產邊緣!

直到1997年喬布斯迴歸,推出半透明iMac——那臺彩色果凍電腦不僅救活公司,更重塑了蘋果的高端設計基因。接着,iPod顛覆音樂產業,iPhone重新定義手機,App Store打開軟件生態大門,一步步把蘋果從技術公司推向行業霸主。

但真正讓蘋果多元化增收的,不是單一爆款,而是三駕馬車驅動的生態閉環——硬件、服務、供應鏈,環環相扣!

很多人以爲蘋果只靠賣iPhone賺錢?大錯特錯!真正的暴利藏在看不見的服務裡!2023年財報顯示,蘋果服務收入佔總營收超20%,達852億美元——相當於再造了一箇中型科技巨頭!

爲什麼服務能成爲支柱?

App Store三七分成模式:開發者辛苦做應用,蘋果穩抽30%“蘋果稅”,中國區一年抽走400億!

訂閱制陷阱:Apple Music、iCloud、Apple Care+,用“小錢高頻”讓你不知不覺續費上癮。

更狠的是硬件矩陣鋪路:從Mac、iPad到Apple Watch、AirPods,用高端硬件鎖定用戶,再靠服務持續收割——你買的不是設備,是“蘋果生活方式會員”!”

普通人想學蘋果?核心是這3招:

① 硬件做入口,服務定終身:

蘋果用iPhone/iPad吸引你入坑,再通過iCloud備份、App內購、Apple Watch健康數據,讓你離不開它的生態。

② 垂直整合降成本、築壁壘:

自研M系列芯片替代英特爾,iOS系統閉環管理,供應鏈全掌控——不僅省掉第三方利潤,更讓對手難以複製體驗。

③ 設計美學+體驗驅動持續復購:

從iMac彩虹色到iPhone極簡風,蘋果用設計讓產品成爲“身份符號”。但真正厲害的是“無縫體驗”:手機電腦互傳文件、手錶解鎖Mac、CarPlay車載聯動——用戶越用越不想換品牌!”

蘋果從破產到3萬億美元市值,逆襲靠的是硬件鋪路、服務深挖、生態壟斷;而多元化增收的本質,是從“賣產品”轉向“賣生活方式”。普通人能學到什麼?不要只盯着眼前收益,而是構建可持續的價值鏈條——用核心產品引流,靠增值服務鎖定用戶,最後用系統壁壘擋住競爭。 :

你覺得蘋果的服務值30%抽成嗎?或者它的設計真的無可替代?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