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網遊癮”偷走青少年的未來

“在座各位,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收到過家長關於孩子網絡遊戲成癮的信息。反正我是經常收到家長來信,在我的辦公室裡有厚厚一沓。”3月9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安徽代表團審議“兩高”工作報告現場,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代表說。

他舉起手機:“我手機裡還有好多家長的短信、微信,一年有數十位家長找我訴苦!”

會後,記者上前採訪趙皖平。面對記者,他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

“這些年,很多代表委員都關注到未成年人網絡成癮問題,‘網遊癮’深深危害着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影響着他們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趙皖平說,“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和關心,離不開學校和家庭,也需要依靠法律,依靠社會各界的共同推動。希望可以通過法治的完善,形成合力,幫助成癮的孩子走出困境、擁抱藍天。”

2024年,北京市委網信辦等部門發佈的《青少年互聯網使用情況調查報告》顯示,51.8%的家長和69.9%的教師認爲,網絡遊戲、短視頻造成的網絡沉迷問題是當前亟待治理的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問題。

“作爲人大代表,就應該關注民生問題。”趙皖平告訴記者,自己已是三屆“老代表”,一直關注未成年人保護問題,這些年多次爲農村女童保護呼籲。“讓我很高興的是,今年‘兩高’工作報告中有很長的篇幅涉及未成年人保護。”趙皖平說。

一旁,安徽省泗縣三中副校長惠鳳蓮代表聆聽着這場採訪。

“你也問問惠校長!她肯定有話說!”趙皖平說。

惠鳳蓮微笑着坐到記者身邊。“時代發展了,我們不可能拒科技於千里之外,關鍵在於如何利用它的優勢來規避它的缺陷。除了家庭、學校要負起責任,幫助學生合理健康地解壓,網絡平臺更要承擔保護之責,加強管理、規範和監督。”惠鳳蓮說。

本報北京3月9日電

《中國教育報》2025年03月10日 第03版

作者:本報記者 林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