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投票結果「船過水無痕」

過去一個月,臺灣政治舞臺接連上演三場罷免與公投投票,從726大罷免到823第二波罷免與公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今天投票結果揭曉前,賴清德總統已「超前部署」,八月廿日宣佈前內政部長徐國勇接民進黨秘書長,接着媒體報導政院新人事,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擬任行政院秘書長,現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則可能轉任經濟部長。換言之,賴總統把一年多來所有發動大罷免的政治責任,全推給已辭職下臺的林右昌,因此,無論今日結果爲何,賴已表明發動大罷免都和他沒有關係,過去這一年策動「大罷免」的柯建銘、罷團曹興誠、綠營側翼也都不必負責。

在現今執政黨的邏輯與理念中,根本沒有政治責任的自律概念,大罷免一切「船過水無痕」;接着還有關稅與新議題會取而代之,又有明年地方大選,大家不會再談大罷免的!

其實,今日這場大罷免,賴是可以即時喊停的!但面子掛不住,曹興誠又把球拋回給民進黨,賴才喊出「與公民同行」。事實上從七二六大敗後,民進黨基層早就不看好八二三,罷團與青鳥更只有不斷秀下限、拋降智圖卡;賴讓民進黨代理秘書長何博文到災區,意圖動員百萬雄兵,只是看不到有任何勝算,賴就超前切割,宣佈徐出任秘書長、政院人事微調,藉機卸責並轉移視聽。

此外,今日還有核三重啓公投,藍白力爭藉公投民意來逼着民進黨重新檢討能源政策,不要再火力全開、犧牲全民健康,更不要花大錢買綠電來肥了「綠友友」。綠營認爲只要消極不投票,屆時開不出五百多萬票,此次公投就失效,民進黨就可再抱神主牌!所以在公投說明的辯論中,民進黨反對理由最多的還是停在覈廢料的處理與安全問題,全然無視國際主流早就在發展新型核電與核廢再生處理模式。

從七二六到八二三這段期間,執政黨被迫要處理普發萬元,卻拖拖拉拉;中南部災區救災事宜更是慢半拍才設了前進指揮所。更可怕的是,川普對我課廿%疊加關稅,儘管賴說是暫時性關稅,臺美還再談,問題是國內產業已出現更多人放無薪假與傳出年底裁員、關廠,中小企業根本等不到臺美關稅協議拍板了,更不用說還有要求進口零關稅的相關產業風暴還未爆開來。八二○臺灣股市暴跌七二八點,臺幣再貶持續走弱,股匯雙殺。卓內閣明顯不是處理這場關稅風暴的最佳人選,賴卻想提前在八二三開牌前先佈局黨的人事,再看今日選舉結果來做內閣微調,這樣的政治精算、用人唯親,全然不顧國內外陸續爆發出的種種困擾與難題。

今日之後,若還是卓內閣並只有小輻調整的話,就是過去這一年朝野對立衝突的重現,不換內閣就是政治責任不明。柯建銘也該爲挑起臺灣對立與內政空轉負起責任!卓內閣這一年來動員所有行政優勢來配合罷免,鬧得一事無成,還要把責任推給在野,當然更要負責。還有司法系統是否偏頗辦案、淪爲大罷免的大打手,同樣也該檢討。

總之,今日過後,賴總統若想要恢復朝野和解、國政順利上路,就請先對大罷免的結果負起應有的政治責任,不要只以內閣微調草率交代。若民進黨還是隻想自保、不敢承擔政治責任、不思全面改革,明年與二○二八年民衆還會重重教訓民進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