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速成高報師”割了韭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評論員 王學鈞

高考成績公佈之後,志願填報成爲考生家長的“頭等大事”。爲了過好這一“關”,不少人選擇求助於“高報師”。他們沒想到的是,不少要價不菲的“高報師”並不真懂得怎麼報志願,而是一些“割韭菜的韭菜 ”。

這些“高報師”都是“速成”的。在割家長韭菜之前,他們已被某些教培機構割了韭菜。

看到高考志願填報服務市場“缺口極大”,一些教培機構打起了“高報師”的歪主意——利用大學生、寶媽等羣體想兼職賺錢的心理,以“低投入高回報”爲噱頭,兜售精心炮製的“速成高報師”證書。

“不用學歷、不用經驗,花幾千塊錢培訓半個月,拿個‘國字頭’證書就能上崗,旺季隨便賺幾萬。”在這類說辭的蠱惑下,不少人認爲找到了快速致富路,花錢辦證,讓自己“速成”爲“高報師”。殊不知,這些看似“高大上”的證書既沒有教培機構所吹噓的那種權威性,也沒有花錢辦證者所想象的那種證明力。

正如專家所指出的,高考志願填報服務的核心是對時代脈搏的精準洞察、對相關學校和專業優勢的動態信息更新和全面細緻梳理,以及對學生個體特徵和家庭社會資本的科學研判。這份“功力”是無法“速成”的。教培機構宣稱自己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輕鬆“培訓”出能精準規劃考生志願的“高報師”,這純屬忽悠人。

爲遏制高考志願填報服務市場亂象,不讓培訓機構用“速成高報師”證書割辦證者的韭菜,也不讓花錢辦證者用“速成高報師”證書割考生家長的韭菜,有關各方應該有所作爲。

當務之急有二。一是開展專項治理,嚴懲涉事教培機構。這些機構作虛假廣告忽悠人,假冒“國字頭”單位矇騙人,搞虛假承諾欺詐人,明顯有違相關法律規定,必須以霹靂手段予以嚴懲,不容心存僥倖者繼續“作案”。二是建立行業白名單制度,實施備案管理,嚴禁培訓機構發白名單上沒有的證,嚴禁未備案的“黑機構”涉足“高報師”的培訓業務。

從長計議,應將“高報師”列入國家職業資格目錄,確立准入門檻和服務標準,明確行業主管單位,建立證書查詢平臺,將模糊地帶納入陽光監管,不給不良機構留可乘之機。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