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亂吃!神經科醫師曝「三類致命食物」:吃了可能癲癇、致命

神經科醫師建議三類食物不要吃,以避免中毒。示意圖/ingimage

美國一名神經科醫師近期在TikTok上分享自己不吃的三類食物,因爲這些食物可能會損害神經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據《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帳號名爲「Dr. Bing」的醫師陳百濱(Baibing Chen,音譯)經常在社羣上分享各種健康知識。近期他分享了幾類自己不吃的食物,認爲有不少食物會影響神經健康。

他第一個會避開的食物,是熱帶地區的大型掠食性魚類,例如梭魚(barracuda)、石斑(grouper)和青甘(amberjack)。他表示,這類魚可能含有「雪卡毒素」(ciguatoxin),因爲珊瑚礁上的藻類通常含有這類毒素,魚羣吃下後,毒素便會累積在體內,無論煮多熟都不能破壞。陳百濱表示,自己之前就看過病患中毒,出現觸感異常、刺痛、暈眩,甚至反覆做惡夢等症狀,有些病患甚至還會出現慢性神經病變。

第二個黑名單是外觀鼓起或嚴重變形的罐頭食品。這類食品可能已經被肉毒桿菌污染,會產生神經毒素。陳百濱警告,吃下這類毒素會導致肌肉無力、視力模糊、呼吸衰竭,如果沒有及時注射解毒劑,可能就會致命。更糟的是,這種毒素無色無味,加熱也不一定能破壞,提醒民衆不要吃這類食品。

第三種則是未煮熟的豬肉。生食豬肉可能導致腦囊蟲病(neurocysticercosis),這是一種由絛蟲卵造成的寄生蟲感染,蟲體可能寄生腦部,引發癲癇。

陳百濱提醒,飲食不只提供營養,更是攸關生死,上述三類高風險食物,最好還是「能不碰就別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