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叫婦人阿珠嬤「ajumma」!

圖╱美聯社

新聞提要■「ajumma(大媽)」雖然是中性詞彙,早年雖然是用來區別已婚婦女的用語,然而隨着時代演變,「ajumma」一詞已然演變爲是對中年女性的貶義詞,所以,在韓國無論如何,不要隨便對女性、尤其是上了年紀的女性喊「ajumma」。

精句選粹■What follows is critical to keep in mind: Whatever you do, never call a middle-aged woman “ajumma.”

韓劇看多了,大多都會知道「oppa(哥哥)」、「ajumma(大媽)」、「ajeossi(大叔)」這些稱呼,然而,現實上,如果在韓國隨便喊女性「ajumma」可能會飛來橫禍。

去年,一名64歲的婦人,因爲向一名48歲的男子丟酒瓶、酒杯,讓該名男子臉部受傷,婦人也因此被入獄服刑12個月。婦人所以向男子施暴,原因就是該名男子稱她爲「大媽」,讓她感到極爲「憤怒」。

這在韓國並非偶發事件,2023年,也有一位35歲的女性,只因爲在地鐵裡,被其他乘客喊了一句:「ajumma」,並要求她降低手機音量,竟激怒了她,讓她揮着生魚片刀攻擊對方,因爲是在地鐵裡行兇,算是危害社會情節重大事件,被判了入獄服刑八年。

ajumma 莫名成貶義詞

只是,「ajumma(大媽)」這個詞,是有什麼問題嗎?這要從韓國人愈來愈晚婚說起。1990年代「ajumma」指的是已婚婦女,當時女性初婚年齡平均爲24~26歲之間,用「ajumma」來區分是否已婚,不至於有對中年婦女歧視的問題。

然而,當結婚年齡愈來愈晚下,是否已婚也愈來愈難以辨識,若過了適婚年齡仍沒結婚,又被喊是「ajumma」自然引人不快,所以,當是否已婚難以辨識下,「ajumma」一詞也漸漸變爲是對中年婦女的代名詞,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至少是近十年來,「ajumma」己經變爲是貶義詞:令人討厭、不講道理的人。

如果「ajumma」是輕蔑的稱呼,那麼「ajeossi(大叔)」呢?在韓國,有個只有韓國人懂的笑話是:「所有退伍的男人都變成ajeossi。」依服完兵役的年齡推估,在韓國年齡過30歲,就是「ajeossi」了。

雖然不知道韓國男性怎麼想,若從戲劇反映人生的角度觀察,「ajeossi」確實是比「ajumma」具有正面形象。

ajeossi 成高富帥代名詞

在《對不起,我愛你》裡的蘇志燮、《大叔》裡的元斌、《鬼怪》裡的孔劉,還有《我的大叔》裡的李善均,這些劇中的大叔們不是高、富、帥又專情,就是情感豐富且善良真誠的守護着心愛的人。

總之,劇中的「ajeossi」與劇中的「ajumma」形象真是十萬八千里。不管是那部劇,劇中若有「ajumma」的角色,身分不是家中保姆,就一定是喜歡東家長、西家短愛八卦、嚼舌根的鄰居,而且還一定是頭上頂着卷卷發、穿着花花綠綠的衣服。

從戲劇反映現實人生,難怪韓國女性不喜歡被喊「ajumma」,且不論是45歲還是70歲的婦女,「ajumma」對她們而言都是貶義詞。那麼不要「ajumma」是要怎麼稱呼呢?答案是:女士!在韓國「女士」通常被認爲是一種禮貌的稱呼,無論年齡大小,都適用於女性。

但是,不是每個女性都適合稱爲「女士」,例如在餐廳、在賣場,總不能對櫃姐或服務人員喊「女士」吧?這時,在韓國的標準答案是:「jeogiyo(這裡)」或「yeogiyo(那裡)」,但實際用語的意思是:「不好意思,我們需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