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掉以輕心!專家示警新冠沒有離開 再次感染死亡率增加4.5倍
立法院厚生基金會今舉辦「後疫情時代呼吸道傳染病防治政策檢討」公聽會,邀請行政部門、專家學者代表,檢視檢討現行制度。記者李青縈/攝影
今年起新冠疫情在低點波動,但年初經歷三年來最嚴峻流感疫情,侵襲性肺炎鏈球菌也寫下歷年新高,大家對呼吸道感染疾病仍不能掉以輕心。疾管署長莊人祥指出,新冠疫情沒有明顯季節性,主要受到病毒株轉換,近期出現緩升現象。臺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王復德示警,感染過新冠後, 再次感染死亡率增加約4.5倍。
新冠肺炎雖不再是第五類法定傳染病,但是新冠帶來得的免疫負債尚未明顯趨緩,各類呼吸道傳染病仍影響國人健康,更一度造成醫院急重症照護量能負載過重。立法院厚生基金會今天舉辦「後疫情時代呼吸道傳染病防治政策檢討」公聽會,邀請行政部門、專家學者代表,檢視檢討現行制度。
健保署副署長陳亮瑜分析2019年至2024年類流感健保醫療利用情形,不論就醫或門診人次跟費用,2019年後逐步下降,2021、2022年呈現低點,之後漸漸上升,呈現U型區線。2024年流感相關醫療點數約29.6億點,已接近疫情前水準;避免呼吸道讓輕症病人,因春節期間診所休診,到急診就醫、排擠量能,預計明年西醫基層部門專款編列1.2億元,並爭取納入常規預算。
王復德說,65歲以下再次新冠確診,將增加4.49倍全因死亡風險,意即各種原因死亡風險增加,並且未來12個月內,因爲其他病原體感染風險也增加。我國戰後嬰兒潮世代約500萬人,佔總人口數22%,現已進入60歲階段(約指1946年至1964出生者),呼籲政府放寬新冠高風險族羣年齡,從65歲下修至50歲,讓更多高風險民衆能及時獲得保護,避免遺憾發生。
「新冠並沒有離開。」,臺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說,目前還有10%超額死亡,呼籲加強基層防疫量能,提早便是優下介入高風險對象,加強主動召回和整合式疫苗服務。
臺灣活力老化推展協會理事長吳玉琴呼籲,加強基層攔截患者,不只要提高檢驗費用,並且透過綜合式快篩整合流感、新冠、RSV等篩檢,也避免患者不適。臺灣急診醫學會感染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賴昭智則呼籲,健保署應放寬PCR給付。
▪ 手機報稅超簡單!4步驟輕鬆搞定 一圖看節稅秘訣不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