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擔憂矽盾崩毀!專家:臺積電在美產線將有所區隔 有望聯美製中

專家說,臺積電在美產線將有所區隔,與美國產生互補作用。路透

路透報導,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宣佈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締造美國曆來最大的單一外資投資金額,不少人擔憂臺積電在美國生產比重大增,可能減損臺灣的戰略重要性,在臺灣內部引發「矽盾」崩壞的疑慮。

不過,一位不具名的資深半導體產業專家認爲,未來臺積電在臺、美的產品線料將做出區隔,在美國生產更側重於爲當地國安需求的研發和製造,與臺灣形成「犄角之勢」,共同夾擊對手,更有助於遏阻中國大陸的敵對勢力。

這名專家說,臺積電未來七奈米以下的高階製程仍將以臺灣爲主要生產地,主攻消費性電子晶片,如蘋果手機、電腦等,此一領域面對的是全球消費者,產品更重視性價比,在臺灣生產更能提供價格優勢。

臺積電也承諾未來在臺灣的各項投資不變,計劃未來在本國建造九座廠,包括新竹、高雄、臺中、嘉義和臺南等地,在2035年,臺灣仍將生產高達80%的晶片。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啓超認爲,臺積電趕在美國政府檢驗關稅政策前送上大禮,暫時免除臺灣晶片可能被課高關稅的利空,也一併解決可能要與英特爾糾纏不清的惡夢,「臺積電壓線成功!用投資1,000億美元換(免除)25%到100%的關稅,非常划算」。

林啓超指出,此投資案雖然金額驚人,但其實對臺積電的影響偏低。主要是未來資本支出投資地點的挪移,至於折舊攤提和毛利率減損對該公司的傷害不大。

證券分析師指出,短期對臺積電疑慮掃除,算是「利空出盡」,臺積電股價自4日觸及的逾三個月底點已有所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