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態“我是中國人”被罰?!“綠色恐怖”遭輿論炮轟!
近日,賴清德拋出所謂“拒統17條”,一時間,舉報之風在臺灣社會迅速蔓延,許多人因表達對兩岸關係的正常看法而受到無端的指責甚至處罰,引發島內輿論震盪。
據臺媒報道,一名警員因早前在社交平臺上寫下“我是中國人”等表述而遭到處罰。與此同時,一位小學校長遭到學生家長檢舉曾在社交媒體上發表“我愛你中國”“兩岸一家親”等言論,恐面臨成績考覈會議處。
據瞭解,這名被處罰的葉姓警員就職於桃園市警局中壢分局警備隊,2021年時,他在抖音帳號上以“凌雲小當歸”爲網名註冊了個人賬號,並在個人簡介中用簡體字標註“我是中國人”與“公職人員(人民保姆,中壢分局)”,還貼出多張身着警察制服照片及“我愛祖國”等合成自拍照。
相關帖文被綠營網民轉發,引發民進黨當局“關切”。3月18日晚間,桃園市警察局中壢分局對外發表新聞稿表示,葉姓警員自2021年至2024年間在業餘時間發表“不當言論”,對葉姓警員作出行政懲處,包含被記過一次,其直接分管人、陳姓警備隊長也連帶依考覈監督不周被記申誡一次。
對此,“藍委”遊毓蘭指出,賴當局步步緊逼,加速清算動作,已經引起島內警界質疑:“難道是要變政治作戰部隊了嗎?”遊毓蘭認爲,如此懲處屬實有點過分,她進一步質疑,“難道未來連自己祖籍、祖厝在中國大陸也不能講嗎”?
臺灣資深媒體人黃智賢也在臉書發文痛批,一個桃園警察在自己的抖音賬戶說自己“是中國人”,名字叫“當歸”,竟然被記過,請問不能說自己是中國人的“法源”是什麼?一句“我是中國人”怎麼就是“犯法”的事了?
無獨有偶,桃園市某小學的鄭姓校長此前在TikTok上發表“我愛你中國”“兩岸一家親”等言論,遭到家長檢舉。民進黨籍桃園市議員黃瓊慧18日在臉書轉發相關帖文後叫囂稱:“這些言論不會影響我們的莘莘學子嗎?”
對此,桃園市教育局迴應稱,3月初就曾接獲教師團體陳情,已函請校長說明,並派專員入校訪談查察,後續將就校長“涉有不當言行部分”,提至校長成績考覈會議處。
從社交媒體到線下交流,民進黨當局進一步緊縮言論自由。就在昨天(19日)臺教育部門主管鄭英耀竟然公開叫囂表示,爲防止大陸“統戰”,要避免兩岸中小學交流。
據臺媒報道,鄭英耀在接受臺灣某網絡節目專訪時叫囂表示,賴清德日前提出“17條”策略,因此適度調整政策是有必要的,考量到兩岸現況,建議兩岸中小學教育交流能避免就避免,建議各縣市教育局以歐美、日本、新加坡等先進國家優先交流。
針對鄭姓校長在抖音發表友善大陸的言論一事,鄭英耀更妄稱,“教育工作者如果基本的認知立場都不夠清楚,實在令人擔憂,這些事件凸顯對大陸理解相對缺乏,沒有敵我意識”。
對此,臺灣實踐大學前校長陳振貴表示,身爲高教工作者,實在不希望因爲這樣的政策宣示,導致兩岸交流中斷。陳振貴指出,兩岸有溝通的空間,且兩岸教育交流一直在持續,如果溝通管道再沒有建立,彼此會出現惡意的誤判,他直言,“民間交流切斷很可惜,無助彼此切磋、琢磨”。
臺灣“中時電子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自民進黨“執政”後,兩岸關係從緊張到對立,民進黨對外軟弱無力,只能對內揮舞“抗中保臺”大旗,拿言論自由開鍘,製造“寒蟬效應”,來維繫自身政治利益。如今賴當局以“國安”爲由加大對臺灣民衆的限制,限縮言論自由,這是名副其實的“綠色恐怖”、“警總”復辟,讓臺灣的“民主”倒退。
還有輿論指出,民進黨當局不顧臺灣民衆福祉安危,刻意渲染“中國威脅”以加強自身執政合法性的拙劣行徑無益於臺海穩定,更爲祖國和平統一設下障礙。隨着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來到大陸就業、就學,臺灣人民會慢慢地走出信息繭房和同溫層,重新審視兩岸關係,民進黨當局的“反中”民粹主義敘事終將不攻自破。
來源:東南衛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