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料大陸人口迅速老齡化 養老金將面臨資金緊絀問題
標普預期中國的養老金制度在未來數十年將面臨資金日益緊絀的問題。(微博照片)
評級機構標普認爲,日益膨脹的養老金負擔將蠶食中國大陸地方政府的財政靈活性,預期中國大陸的養老金制度在未來數十年將面臨資金日益緊絀的問題,原因包括地方政府財政緊絀、人口迅速老齡化以及經濟放緩。
據香港信報報導,標普測算的壓力情景顯示,到2035年前後,養老金計劃可能出現整體入不敷支;在2045年前後,養老金儲備可能全部耗盡。當中,東北省份面臨最大的壓力,原因包括該地區退休率上升、勞動力外流且財政狀況緊張;而沿海地區的壓力最小。
標普指出,延遲退休年齡和補充養老等政策調整可能會緩解一些支出壓力,但未來兩到三年影響可能有限。鼓勵延遲退休的政策可抑制退休人員數目的增長,並延長參與者的付款期,但這不足以阻止地方政府養老金負擔的增加。
另據法行寶網,大陸退休金不足有三大問題。退休保險基金累積不足、保障能力弱:中國退休保險起步相對較晚,導致基金累積不足。同時,基金來源管道相對單一,主要依賴國營企業從勞工薪資總額中以一定比例扣繳。此外,有些參統單位有欠繳、拒繳現象,影響基金收繳率。覆蓋率也相對較窄,主要集中在國營企業,其他類型企業參統難度高,收繳率低。
投保單位繳費率高:尤其是老國營企業,由於老職工多、養老基數大,承受的壓力也大。有些企業的在職工與離退休人員比例已達到或超過1:1,導致繳費率極高,加重了企業負擔。
基金增殖效率低:目前,中國退休保險基金主要透過銀行存款利息和購買國家公債來實現增殖。然而,這種方式的增殖率極低,特別是近年來官方多次下調存款利率,導致基金收益下降。而其他投資方式如藉貸投資等,又有較大的風險,可能危及基金運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