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有錢也不會改的窮人習慣」 狄志爲列9點掀起熱議
記者張筱涵/綜合報導
藝人狄志爲近日透過社羣發文,透露自己正面臨私人臉書帳號遭盜用的困擾,導致整晚輾轉難眠,情緒難免低落。但他也坦言,正是身邊朋友的陪伴與協助,才能穩住心情,重新振作:「正能量除了靠自己,也得靠朋友,我感恩各位。」
▲狄志爲。(圖/翻攝自FACEBOOK/狄志爲)
狄志爲回想這幾天:「日子總得繼續過下去,正能量還是得靠自己找,但也很感恩這兩天一直幫我找方法,聽我訴苦的朋友。剛好週二錄影的主題,要聊『那些就算變有錢也不會改掉的窮人習慣』。我邊整理邊想,其實很多時候這些習慣不是小氣,而是一種『生活選擇』。
接着,狄志爲表示,自己始終保留着許多簡約但實用的習慣,例如離開房間時會隨手關燈,這對他來說不只是節能,更是一種環保意識;生活用品如牙膏、洗髮精等都會用到最後一滴,雖不至於加水稀釋延用,但也不浪費一絲一毫。他也喜歡逛清倉區或百元商店,在日本甚至曾以100日圓購入老花眼鏡,一口氣買十幾支也不過四百多元,「掉了也不心疼」。
日常中狄志爲也會重複使用容器,像是出門會用保特瓶裝水,就算弄丟了也不覺得可惜。購物方面,他習慣到大賣場購買大包裝商品,認爲長期下來更爲划算;工作日也會從家裡帶便當或自備零食飲料,強調這不是爲了省錢,而是「比較方便」。當他在市場遇到3%至5%的折扣時,也會使用折價券,但不會特地爲了省那一點錢而跑一趟。他強調,買東西最在意的是單位價格,而非整體金額;而對於還能使用的家電、衣物等物品,他傾向維修繼續用,像是提袋、禮物紙、塑膠袋這些小物,只要還能用就會保留下來。
不過他也坦言,某些被視爲「節省極致」的作法則無法接受,像是把洗澡水或洗菜水拿來衝馬桶,對他來說,「日子不需要過得那麼緊繃」。
狄志爲認爲,這些習慣乍看之下像是「窮人思維」,但其實是一種對生活選擇的堅持,也是一種節奏與價值的展現。他引用美國非營利機構Confronting Poverty的研究指出,多數人一生中多少都會經歷財務困難,因此節省的習慣常常會延續,即使生活改善也不會改變爲:「這些小習慣,其實是一種留着的底氣。該花的就花,該省的也不浪費。讓日子過得更踏實,比什麼都重要。」
貼文曝光後,引來許多網友留言共鳴與鼓勵,有人表示:「這些都是好習慣,不是小氣,是珍惜資源」、「節省是種美德,也是愛地球的表現」、「家裡只有兩人,就該精準買不浪費」、「我去日本也會去大創買老花眼鏡,方便又划算」。也有粉絲留言爲他打氣:「志爲哥辛苦了,帳號一定會找回來」、「相信一切都會越來越好,因爲你一直是最溫暖的人」。
【狄志爲臉書全文】
正能量除了靠自己 也得靠朋友,我感恩各位今早睜開眼看到陽光,心裡默默覺得,或許它在提醒我「雨過會天晴」。雖然心情難免低落,一整晚還是沒睡好,臉書私人帳號還在努力搶救,但該做的事我都會一一處理,也真的很感謝大家的關心。日子總得繼續過下去,正能量還是得靠自己找,但也很感恩這兩天一直幫我找方法,聽我訴苦的朋友。剛好週二錄影的主題,要聊「那些就算變有錢也不會改掉的窮人習慣」。我邊整理邊想,其實很多時候這些習慣不是小氣,而是一種「生活選擇」,講幾個我自己一定會保留的1.離開房間隨手關燈:對我來說這是環保,不只是省錢。2.用到最後一滴,牙膏、洗髮精我都會擠到最乾淨,卻不會爲了多用兩天而加水稀釋。3.清倉區優先:有時真的能撿到好東西。去日本我一定會逛百元店,上次買老花眼鏡,一支才 100 日圓,掉了也不心疼,我一次買十幾支也不過四百多塊。4.容器重複利用:看情況使用。有時出國或今天出門東西比較多,我就拿保特瓶裝水,掉了也不可惜。5.買大賣場商品:量大單價低,長期下來很划算。6.上班時偶爾從家裡帶便當,或自備零食飲料,主要不是怕花錢,而是比較方便。7.買東西時發現折扣折價券:比方去市場多個 3%-5% 的折扣,我就會用,但不會特地爲了折扣跑一趟。8比較單位價格:買東西我總習慣看單位價格,這纔是精算。9.修補與重複使用:家電、衣物只要還能用,我會修;提袋、禮物紙、塑膠袋能重複用我就留。但也有一些我真的做不來,例如「清洗蔬菜或洗澡水拿去衝馬桶」這種,對我來說日子不必過到那麼緊繃。我覺得這些看似「窮人習慣」,其實也是一種生活哲學。重點不是死守節省,而是讓生活更有效率,也更懂得珍惜。根據非營利機構 Confronting Poverty 的研究,其實大部分人一生中都會經歷某種程度的拮据,因此許多節省習慣跨越階層,甚至收入改善後也會繼續保持。如果換個角度看,這些小習慣其實是一種「留着的底氣」:能花錢的地方不委屈自己,能省下來的地方也不浪費。或許日子過得踏實,比什麼都重要。那你呢?有哪些「就算有錢了也不會改」的習慣?這篇是我寫好 請我粉專小編幫忙po文的,我再用私帳跟各位互動,祝大家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