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多喝水、吃蔬菜都沒用?最新研究 1水果改善慢性便秘
不少人飽受便秘困擾,英國飲食協會呼籲大衆可用飲食策略改善。(圖片來源/Pexels)
你也有便秘的困擾嗎?現代人因飲食不均、作息不規律與生活壓力大,常出現排便不順的情況。許多人會嘗試酵素、膳食纖維或多喝水來改善,但效果往往有限,甚至可能方式過猛而影響生活品質。英國飲食協會(BDA)最新發布的研究指出,一套以「食物」爲核心的飲食策略,成爲改善慢性便秘的溫和解方。
便秘一般被定義爲每週排便少於3次,而慢性便秘則指症狀持續超過3個月,並伴隨糞便乾硬、腹脹、腹痛或噁心等不適。根據統計,全球約有 16% 的成年人受到便秘困擾,而BDA 最新的飲食指南建議,透過奇異果、黑麥麪包、鎂補充劑與益生菌等食物,能有效改善腸道規律性與整體消化健康。
專家指出,每天食用約3顆奇異果,能促進腸道蠕動。奇異果富含酵素與膳食纖維,能提升腸道含水量、軟化糞便,並增加排便頻率;無論是否連皮食用,效果皆顯著。若每日攝取8到10顆李子,或6到8片黑麥麪包,也能達到相似效果。
在補充營養方面,研究建議每日服用 0.5 至 1.5 克的氧化鎂補充劑,或飲用 500 至 1500 毫升富含鎂的礦泉水,有助於減少腹脹並軟化糞便。若每日攝取超過 10 公克的膳食纖維補充劑(如洋車前子),可進一步改善腸道規律與排便品質;而持續4周以上攝取特定益生菌菌株,如乳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與凝結芽孢桿菌(Bacillus coagulans),則能維持腸道菌相平衡,緩解腸胃不適。
想改善便秘,不一定只能靠藥物,BDA 呼籲大衆可多利用飲食策略來改善症狀,調整飲食結構、補足營養素,纔是讓腸道恢復健康的根本之道。